34城,34赛!2012年,是中国马拉松赛“创记录”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田协正式备案的马拉松赛数量从去年的22个陡增至34个,成千上万跑者纷纷参与,职业和业余选手同场竞技,为各举办城市增光添彩……但广州马拉松赛两名年轻选手(其中一名大学生)的猝死,以及近来多起学生生命“终结”于长跑路上的意外,也不时刺激着公众神经,并让原先象征健康生活方式的长跑运动蒙上阴影。
在中国体育大获丰收的2012奥运年,这些运动中不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让公众对国民体质尤其是学生体质滑坡的担忧和质疑达到顶点。“生命代价”的付出,固然有一定偶然性,但频发的背后,谁又能说这种偶然中没有必然?
猝死之“重”,让长跑运动难以承受,很多害怕出事的高校借机取消长跑项目——即使因噎废食也要确保万无一失。而现实情况也的确让人难以乐观,学校里视长跑为畏途的学生甚至可说比比皆是。一次普通的校内1500米测验,居然也断送了一位学子年轻的生命!小小长跑项目,为何竟让广大学子和各大高校不得不“绕着走”?
虽然权威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猝死跟疾病有关,有很大偶然性,但相比上世纪80年代,现在学生身体素质严重滑坡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或许才是导致伤害事故数量骤增的“罪魁祸首”。因为除了遗传等因素,很多疾病大多还是由于缺乏锻炼、体质羸弱所致。以此观之,“跑死人”事件不断,某种意义上也“真实”反映出当下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难如人意。
去年公布的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除了近视和肥胖检出率持续攀升,我国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已连续15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5年下降……这样的身体素质,要想承受长跑等激烈运动所带来的身体不适和剧烈反应,并杜绝所有意外伤害事故,显然不现实。
遗憾的是,体质滑坡虽早已引起关注,但在坚硬的应试教育“厚壁”前,体育课却始终被边缘化,学习和体育被人为对立。出于安全考虑的理由貌似很充分,大量课业挤占运动时间也似乎情不得已,久而久之,学生体质严重下滑,运动兴趣也消磨殆尽,何谈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最终殃及的是国民体质和健康。“跑死人”,不过是体质滑坡的极端体现。即便“每天锻炼一小时”和冬季长跑推行数年,口号震天响,措施很得力,又有何用?
“体教结合”推行多年却为何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运动的孩子不学习”对于我们的专业运动员来说一直是种常态,这是唯比赛成绩、全力培养体育“特种兵”的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带来的结果。但在顾拜旦看来,教育才是奥林匹克的要义和核心。这种体育和教育“平行线”似的分裂发展方向,让体育远离真正的奥运精神,也让体育显得很“没文化”,拿多少金牌也难说成功。
体质滑坡,则完全是无视体育的现行“唯应试论”教育体制结下的“恶果”。体育本该是最好的育人方式之一。作为“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体育本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偏废体育的教育,注定不完整。所以对教育而言,体教结合其实是个“伪概念”。但在“唯有读书高”的氛围里,与文化学习相比,体育根本可有可无,“学习的孩子不运动”,结果可想而知。谁能说,这些跑者付出的生命代价,完全与此无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质滑坡,是体育的失败,更是教育的失败;意外伤害不断,让体育汗颜,更让教育蒙羞。广州马拉松赛猝死者之一陈杰的父亲曾说,如果一切能够重来,他还是会让孩子从小就运动,会建议跑长跑的亲朋注意安全,但会坚决阻止他们参加马拉松赛!其实,如果拥有真正强大的学校体育,也就大可不必拒马拉松于千里之外。在日本的中小学,举办马拉松赛就不是稀罕事。如果真正“从小就运动”并“注意安全”,这个在世界广受欢迎的项目其危险性就会降至安全水平。
长远看,推行真正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小享受运动,才能从根本上纾缓体质滑坡之痛。抽测学生体质并公示,据此对校长和学校的考核和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就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表示的那样,“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并向学生和家长通报测试结果,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则不失为短期内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有体育和学习并重,解决体育的“瘸腿”,才能迎刃而解国民体质滑坡问题,也才能让“生命的代价”少些再少些,也只有让学校体育真正变强大,青少年体育人才方能源源不断涌现,助力奥运争光和全运争光战略。 本报记者 高 伟
配图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