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体育日报:奥运后的纠结

  伦敦在一场大号的夜店秀中告别了奥运会,“咱们这儿的人”金牌榜、奖牌榜都拿了第二名。这本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可放鞭炮的放鞭炮、吐槽的吐槽、八卦的八卦,第二的事仿佛被遗忘了。上次预想中的民族自豪感大喷发是2010年,中国GDP紧追猛赶,成了世界老二,只望美国项背,恰似今日,然而,当时媒体反应亦很平淡。

  因为对街头巷尾的围观群众来说,这越来越不像“咱们这儿的事”,电视里猛男的肌肉与自己日渐松垮的肚腩就像两个物种。

  没错,我又要说老掉牙的举国体制,而且在这个很不合时宜的时候。

  我却认为这是最合适的时候。因为我恰恰是站在举国体制的立场上考虑的:举国体制是最直接有效的金牌直通车是力挺派的理由,而伦敦奥运的一些迹象说明,正是举国体制本身在损害金牌目标,比如,女子53公斤级举重金牌拱手让人。

  该拿的金牌都拿了,没拿的是不能闭门造车的,三大球是需要群众土壤的,这说明举国体制的效力正在逼近极限。

  同时,金牌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效用正在急速衰减,并且有许多其他可替代物(上有神九、下有蛟龙),举国体制是时候抽身了。

  有人驳我,老外对金牌的计较不亚于“咱们这儿的人”,没错,但请搞清楚,我们讨论举国体制,讨论的不是目标问题,而是路径问题。

  举国体制当初是被全面理解的,确系举国运动,男女老少运动热情高涨且被鼓励、资助,同时,这一体制在选拔运动员及金牌速成方面显示了大跃进的效果。但是,正如每一项制度不与时俱进的话,最终都会成为革命对象,举国体制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长跑之后,重负都被甩丢,只留下了挂在脖子上的金牌赤裸裸地奔跑。

  对奥运的理解不能仅限于金牌,奥运的内涵应向全体人民开放。

  我们可以在理论上说,举国体制只要回到它最初的内涵就够了,一手抓奥运金牌战略、一手抓群众体育,实践不止一次地证明此路不通。

  从中国转型的大背景来说,GDP竞赛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省区抛弃,增强居民幸福感进入了施政目标,金牌决定论应该退役了,好好研究一下怎样通过全民体育来增加国民的幸福感。(刘耿)

分享到:
  • 新闻日本已下令拦截中国两岸三地保钓船队
  • 体育刘翔抵沪副市长迎接 曝可赶上全运会
  • 娱乐《英雄无悔》主演李婷去世 终年43岁(图)
  • 财经发改委酝酿电煤价格并轨:转向长协定价
  • 科技京东零毛利挑战苏宁 烟雾弹还是真刀枪?
  • 博客青海孤儿院实拍(图) 哪版周芷若最美(图)
  • 读书勇如老虎猛如狼:中国哪个省的兵最厉害
  • 教育名校造富优势减弱 半数富豪来自普通高校
  • 育儿两款日本奶粉在港被查碘量低 微博关注
  • 健康容易误吃的虫子危害排行 喝牛奶致癌?
  • 女性调查显示周三最易网购 范爷机场变装秀
  • 尚品女人痴迷的六大名包 路易威登七夕节礼品
  • 星座周运12星座本周忠告 梦境测致命伤
  • 收藏乌鲁木齐建飞天女雕塑:网友称臀部太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