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羊城晚报:校园足球能造势未必能造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15:08  金羊网-羊城晚报[ 微博 ]

  足球进校园“运动”已开始一年有余。前天,国家体育总局牵头总结了第一年的得失。局长刘鹏、主管副局长蔡振华亲自参加,刘鹏对中国足球之落后、后备人才之薄弱发表了“痛心疾首”的讲话,并指出“校园足球”是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迫切的历史需要”。在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过问中国足球的大背景下,体育行政当局如此“心急如焚”,可谓恰如其分。  一个被寄予厚望、以十年为期的校园足球“运动”,能成为中国足球的“救药”吗?校园足球开展了,中国的青少年足球人口(18岁以下)就定能在目前7千人的基础上翻一百倍,赶超邻国日本(50万青少年足球人口),进而帮助中国足球实现飞跃?

  未必———

  首先是现有投入仅能支撑门面。为了校园足球,体育总局每年掏出4千万元;而过去一年,全国44个布局城市有2200多所学校约5000支队参加,参与人数过百万人。两个数字相互比照,问题也就昭然:参与其中的青少年,每年每人获得的资助仅40元,别说足球鞋,恐怕买一双足球袜都勉强。现在,主办方还希望校园足球能“开枝散叶”,要在小学的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同城之内广泛地开展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四级联赛,一边大声吆喝,一边极度缺钱,校园足球何以深入?

  其次是场地极其有限,而费用的高昂又几乎将有志青少年阻于门外。国内较为正规的足球场地很少,而且多数集中在大学校园。根据目前能搜索到的资料,在北京,对外开放的50余个足球场(群)中,只有11个在中小学,其余多集中于高校;在广州,对外开放的20个左右足球场(群)中,只有4个分布在中小学。这些场地的收费,最差时段约200元/小时,黄金时段可以达到800元/小时,若是个人,则大多为20元/次。这个价格,对于工薪阶层也许不算难事,但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是“天堑”。

  体育当局承认场地有限导致“奇货可居”,但对新建足球场地挠头不止。一个标准的11人足球场占地达7140㎡,一个标准的5或7人制足球场也需968㎡,若放在北、上、广等国内大城市,完全造不起。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国内一线城市,莫说建造费用,仅地价一项,一块7人足球场大约要花近千万元,一块11人足球场要花六、七千万元。如此“天价”,谁受得了?

  其三,中国教育一贯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垄断性的价值标准决定了体育(当然也包括足球)在中小学校园的实际地位。校园足球无论以“刚性需求”(发现苗子,培养足球人才)的姿态出现,还是以“曲线救国”(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活动方式,让校长和家长得到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面目出现,遭遇的结果可能都只有一个:升学率让足球走开。得不到校长和家长这两大强势力量的支持与首肯,连体育教师或足球培训员都难有立锥之地,其付出的劳动与工资、奖金乃至职称评定更难以挂钩。

  凡此种种,体育当局一方独力难支。因此,校园足球作为“形象工程”,或许能为中国足球造势、进而振奋人心,却未必能够造就真正的振兴之才。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校园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