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
击败波兰,中国女排勉强守住了八强希望。但最后能以第几名收官,还得看别人脸色。女排赢了,却真不知该高兴,还是悲哀;庆祝,抑或叹惋。
在此前15届世锦赛中,中国队曾收获两金两银,其余战绩稳定在四五名之间。1994年,栗晓峰执教的中国队在巴西世锦赛中获得第8名,是近20年来的最差成绩。
前八,只是女排为避免更大难堪而必须要守住的底线。但守住又如何?女排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本届大赛中,中国队表现极不稳定,迄今8战没有连胜,输一场赢一场,高一脚低一脚。除了输给俄罗斯是实力使然,其他都有取胜可能,有时仅一步之遥,却在关键时刻咬不住比分、顶不住压力。
女排怎么了?主教练俞觉敏前天首度承认“的确是技不如人”,“水平不稳定,自身训练的强度和能力没有达到大赛要求”。抛开心态、技术等具体问题外,是否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女排,直面其今不如昔的尴尬现实?
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是中国女排的巅峰。前不见古人,恐怕后也少来者。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登上顶峰后必然是下坡路。此后,女排虽有雅典奥运会夺金的璀璨,却早已告别独孤求败的辉煌。从陈忠和、蔡斌、王宝泉到俞觉敏,中国女排整体趋势是向下,而非提升。
既然接受下坡路的事实,就应从“五连冠”的昔日梦想中醒过来,告别阿Q“我们先前阔多了”的精神胜利,回到现实。昔日的“五连冠”提振了国人的信心,激发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而今,作为三大球中成绩最好的女排,不仅肩负着奥运夺牌的期望,还背负往日盛名。女排太累了,有心无力、伤病连连,其中就不乏好心办坏事,心急吃热豆腐的后果。
国家体育总局排管中心主任徐利还认为,队员带伤出战是因为后备人才量少质低、不堪重用。他认为,女排的困境是“复杂的机制、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确,女排之所以沦为今天的女排,问题暴露在队员,焦点集中在主帅,但根基却远远不是技术、心态那么简单。细节的提高也许能换来一两场胜利,几个名次的提升,却无关根本。
根基不稳,守住前八又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