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中国女排为何总是输球

  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已接近尾声,中国女排的整个比赛过程跌宕起伏,先是以两胜三负的糟糕战绩勉强晋级复赛,而复赛阶段也是9日在倒数第二轮以3∶0击败波兰队后,才算挤进9至12名的争夺战,创造了中国女排参加世锦赛的最差战绩。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女排何以从巅峰迅速跌至谷底?

  技不如人 何以取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女排与巴西队、俄罗斯队等世界强队都进行新老交替。两年后,中国女排整体实力不仅没有提高,还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逐渐拉大了与巴西队、俄罗斯队等强队的差距。现在中国女排与世界一流强队比赛难有取胜机会,而且在本届女排世锦赛中接连输给土耳其队、韩国队和塞尔维亚队等世界二流球队。造成如此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技不如人。

  由于中国队发球没有威力、拦网差,不仅让俄罗斯队这样网上实力超强的一流球队进攻如行云流水,就是面对土耳其队和塞尔维亚队,也是常常找不到点、屡屡拦不住网。从本届世锦赛E组8支球队的表现来看,中国队在发球、扣球、拦网等得分环节位于倒数第二,一传到位率位列倒数第三,胜局比率和得分比率也仅高于秘鲁队。

  虽然中国队世界排名第三,但冷冰冰的数据已经把事实摆在中国队面前:中国队就是在只有俄罗斯一支世界强队的E组也只能算是“下游队伍”。没有全面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可以始终信赖的得分球员,接连输球也就不足为怪了。

  缺乏规划 贻误时机

  早在陈忠和执教的第二个奥运周期,中国女排的多数队员由于受体能及伤病困扰等原因,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但陈忠和错过一次绝好的新老交替时机。此外,中国女排长期以来对比赛胜负患得患失,大赛小赛都要拿成绩,主力队员负担过重,年轻队员得不到锻炼机会,一旦老队员退役或主力队员因伤不能上场,年轻队员很难立刻发挥重要作用。本届女排世锦赛在几名主力队员状态普遍不好的情况下,主教练俞觉敏试图让张磊、陈丽怡等几名年轻队员上场冲一冲,但由于缺乏大赛经验、一传等基本功不过硬,反而成了对手冲击的目标。

  看到成绩不理想,迫于社会各方面压力,排球运动管理中心领导本以为通过换教练就能改变中国女排的窘境。但换帅太频繁,在排球界和社会各界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此,许多排球界人士其实早就有过异议。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更是直言不讳地说:“频繁更换教练不仅不利于队员心理平衡,也不利于教练对球队、队员情况的掌握,也不利于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训练,还很容易出现伤病情况,对中国女排未来的发展更没有好处,今后处境恐怕会更困难。”

  基础薄弱 难有作为

  中国女排跌入如此困境,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许多客观因素。中国女排全盛时期,国内女排一线队伍就有四五十支,而且还有许多二、三线球队。后来国内许多省市由于全运金牌战略,纷纷砍掉排球等集体项目,导致排球人才严重匮乏,选材上遇到很大困难。一些基层教练员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尽快练出成绩,于是片面强化年轻苗子某一方面的技术,忽略了运动员的基本功和全面技术。几任国家队主帅都发出无人可用的叹息,充分说明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已经出现了偏差。

  北仑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期间,一位排球界专业人士曾感慨地说:排球运动员只有在发球、扣球、拦网、传球和垫球五项基本功方面都要过硬的情况下,才能称得上技术全面,而目前的这支中国女排的队员,不要说五项,就是三项都达不到,国家队教练不得不首先从基本功抓起。

  中国女排的技战术特点是“全面、快速、多变”,而快速、多变的前提是全面。而目前的中国女排队员普遍没有扎实、全面的基本功,中国女排“全面、快速、多变”的技战术特点很难在比赛中很好贯彻。

  培养全面型排球后备人才,现在已经刻不容缓。不然,中国女排可能连夺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都将变得十分困难。

  (本报大阪11月9日电)

  (责任编辑:苏楠)

  

相关专题: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专题 

更多关于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