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颜强述评 女排主教练又要换人了。
王宝泉上任时,说的一句话,“哪怕献出生命,也要重造女排的辉煌”,放在纸面上似乎铿锵有力,可当初看到他对着电视镜头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绝望更多于希望。宝泉引退,心力交瘁。陈忠和可能卷土重来,没有人会去问“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陈郎今又来,也不会让人感到格外兴奋。因为女排之塔已经倒掉了。一个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最高精神地标,已经不可救药地走向了没落。这不是一人、哪怕一个天才能逆转的格局。陈郎今又来,又能如何?他也只会去重召旧部,平均年龄三旬的“黄金一代”,而未来的中国女排,还能旌旗十万斩阎罗吗?
像我这一代体育迷,几乎都经历过女排精神的激情岁月,《拼搏》那部纪录片、《三连冠》那部报告文学,都是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的一种积极反映。三十年前,我们搭建起了一座高入云天的女排之塔,象征着中国人抬头走向世界的一个起点。三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往上不断地添砖加瓦,却从来没有去顾及这塔基是什么状况。
我不知道巴比伦人的通天塔是什么样子,但那座塔最终是倒掉了。而我们能想到的各种竞技体育,似乎都该是一个金字塔形状,有着广博深厚的塔基,然后才能逐渐将形体缩小地往上搭建,这样在力学角度上才能站得稳脚跟,才能敌得住风雨侵袭,才能历千年而不倒。女排之塔是什么样子?至少肯定不是一座金字塔。中国体育的各种团队项目,更多是烟囱型上下同宽的模式,例如足球——这几年来,每次中青队或女足重组选材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哀叹:“全国就只有这么两三百人……”
从近年各媒体报道情况来看,女排塔基整体萎缩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和其他排球强国相比,过去三十年,我们究竟在女排普及和推广上做过什么扎实工作,不得而知,对女排梯队培养最关键的中小学女排建制有什么进步,不得而知。一位长期跟踪女排的朋友告诉我,女排的青训状况,比足球好不了半分。
中国女排联赛,最财大气粗的恒大女排,年初得强援郎平,想在全国公开招募适龄青少年选手,最终了无收获,因为确实无人——本来打排球的女孩就不多,偶尔几个运动天赋好的高个儿,还要面对篮球的抢夺。此外,人才流动还有着各种障碍,大部分球员仍隶属于各个不同的体育局体系。高水平的排球教练,几乎属于濒临灭绝的物种,同时还得不到细心看护。只要女排成绩下滑,十年来能起用的,只有郎平和陈忠和两人。为什么没有机制来培养出几批高水平的教练呢?对于国家队的关注和投入从没少过,可是这一座高伟之塔,也是需要塔基支撑的,谁关注过基础建设?
2003年和2004年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陈忠和创造了一个奇迹。以当时实力而言,中国女排其实和三四个对手伯仲之间,赶上了“黄金一代”,有机缘巧合成分。举国体制的集中人力物力,突击一代人的功效,在当时得到了极好的体现。然而这无法改变女排之塔已经倒掉的事实,就女排普及而言,我的同事马寅告诉我说,中国落后日本不是一星半点。女排奇迹也许还会出现,不过那又要等待未来“黄金一代”,再一个20年。陈忠和会很难看到,不过倘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哪怕即便“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也不会遗憾。
然而谁来种桃?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吗?鲁迅先生深刻地说了句“活该”。女排之塔倒掉,绝不应该,可重建此塔,我们一筹莫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