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把这句话套用过来形容中国女排,倒也贴切——陈忠和打造的中国女排创造了一个辉煌时代,随后他吃了一个奥运周期的老本,金盆洗手;接下来是执教一年零二天的“短命”主帅蔡斌;现在是刚执教了161天的、“更短命”的王宝泉。一路缝缝补补,却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宝泉不可谓不敬业,看他的辞职信,都能读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味道。可惜,他和蔡斌都只能当一个“补锅匠”。尽管他们都知道这口“锅”经历了长期的透支使用,小缝小补早已无济于事,但要想另起炉灶,却是缺少“材料”。蔡斌知不可为而为之,被辞;王宝泉知不可为故不为,请辞。
其实,广大球迷最关注的“三大球”中,“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锅”又何止女排这一口?曾经的“铿锵玫瑰”女足,兵败土耳其的男篮,包括恨铁不成钢的男足,这些年来水平一直止步不前甚至下滑,其中的责任不能全归到商瑞华、邓华德、高洪波这些前仆后继的“补锅匠”头上。关键问题,还是我们的后备力量不足啊!
据统计,“补锅匠”是中国十大正在消失的职业之一。我们的球类集体项目何时才能建立长效的后备力量培养机制,让一腔热血的王宝泉们不再充当苦命的“补锅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