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勇
网民留言,莫斯科世乒赛,新加坡女队冠军拿得好。再让中国女队拿下去,真来个九连冠,这运动就危险了。
有道理,但不是如此直来直去的道理。
新加坡女队花名册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头号主力冯天薇,哈尔滨人。2002年拿过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二号主力王越古,1995年进入中国国家队一队。1997年全国乒协杯击败王楠、李菊获得亚军。还有他们的主教练周树森,那是北京女乒功勋教练,培养出的国字号女将超过20个,其中包括张怡宁,当然,最要命的是,昨天代表中国队第一个出场的丁宁,是他最后一个送进中国队的弟子。北京奥运会女单八强,他老人家的弟子占四个。算上已经生孩子,昨天在场边观战的李佳薇,新科女乒世界冠军标准的“Made in China”。
所以,新加坡女队夺冠给其他国家的启示就是,与其费劲从不爱打乒乓的本国孩子中发现培养,周期长见效慢;不如直接从庞大的中国队人才库中淘宝,选材范围大,见效时间短,而且真容易出成绩啊。莫斯科提供的另一佐证就是德国女队,头号选手叫吴佳多,1977年生人,浙江临海人氏,带着德国队一路杀进四强,几时听说过德国女队也这么凶悍?直接从中国找了个女波尔,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既然国际乒联刚刚通过了瘦身法案,大家参加奥运会的单打名额全部缩减。加上我们的乒乓球队对所谓“直通×××”形式的高度钟爱,可以预见,即便是中国国家一队,因无法通过漫长而艰苦的海选阶段,从而失去参加大赛机会的选手只多不少。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代表其他国家和地区参赛?毕竟,他们曾经为之付出青春与汗水;毕竟,这应该也可以成为他们的谋生手段;毕竟,大量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他们有需求,多赢之举,有何不可?
中国乒乓是世界乒坛的头号宝库,世界大赛上展示出来的,不过是九牛之一毛。也许越来越多人会复制“新加坡模式”,这是发家致富的快速通道。但对这项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而言,不会有太多根本性的促进。我们所能看到,也许仅仅是更多身披其他队服的中国选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