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网许基仁视点:让PK成为常态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5月13日17:14  新华网
新华网许基仁视点:让PK成为常态

5月12日,许昕、张继科、黄飚、刘国梁、马龙和王皓在场边观战。当日,中国乒乓球男队“马王决战”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进行。王励勤最终以1比3不敌马琳,错失最后一张莫斯科世乒赛“门票”。新华社记者毕明明摄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体育专电(记者许基仁)赛场PK,公开竞争,公平竞争,本是体育的最大特性和最大魅力,但在中国体育界的大赛选拔中,常年来却多见“教练组指定”。“一赛定局”和“多赛定局”虽是国际通用的选拔方式,但在国内体育圈内人士看来,却多是一种贬义的称谓和弃用的方式。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为中国乒乓球队这次“直通莫斯科”PK选拔模式,为王皓、马琳、王励勤三虎相争取其二而叫好。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而导致选拔制度的变革,实在要比奥运会上“包揽”、“突破”、“蝉联”有价值得多。

  “教练组指定”无疑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教练希望弟子拿奥运金牌、世界冠军的愿望比谁都迫切,在点将出征时相信也不会有滥竽充数、敷衍塞责、乱点鸳鸯之举,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也是一个旁证。但这种大赛非公开选拔方式也暴露了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在顶尖队员实力相近的乒乓球、举重、跳水界,近年来大赛上用谁不用谁引发的争议不断,甚至还被斥责为“暗箱操作”。在体育的政治价值、商业价值日隆的情况下,因团体利益、地方利益、个人利益的交织和暗斗必然会引发这种争议。这时最公平的处理方式就是PK,用一种阳光处事方式来化解外界的猜疑和责难。也许在别的行业,谁好谁不好,用谁不用谁,是道不明、理不清的“葫芦案”,但在崇尚公开竞争、公平竞争也最有条件实践之的体育界,用中国乒乓球队PK选才的方式,应该是一种做得到、行得通的方式,应该成为中国体育各个项目大赛选拔的常态模式。中国体育界理应开风气之先,理应为中国社会的高透明度执政方式增加一个标尺。这是中国体育的责任,也是中国体育的优势。

  若单论大赛成绩,PK方式未必比“教练组指定”更有效果,这也是国内体育界坚持传统做法的主要理由,这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国内外体育界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内战外行、外战内行”的高手,假设被PK掉的王励勤到了莫斯科世锦赛,也未必比现有的五员战将成绩差。但我们也应看到,非公开选拔方式所引发的争议已经伤害到中国体育界的凝聚力、战斗力甚至公信力,舍此而一味求冠,得失不言而喻。何况,从长远来看,一旦公开PK成为常态,形成制度,无论对年轻选手的激励还是对成名老将的警示都是巨大的,自然会刺激中国体育整体实力的提升,水涨了何愁船不高PK方式告诉所有中国运动员:无论老幼,不重资历,也不讲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手里,奋斗吧!这是中国社会的理想状态,我们应该去努力实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乒直通莫斯科队内选拔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