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岁数都喜欢开始回忆,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也如此。由于境界的不同这些回忆分为“自恋”和“自爱”两种,别看一字之差,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反响和结果。
自恋型回忆是一种选择性记忆:只记好的忘却坏的,而且也深信别的人和自己记住的是同样的美好。明明是年过五十,却装扮的像年年二十五。
自爱型回忆则有时是一种痛苦,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悟。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对过去的回忆中间看到自己的不足,尽管正视这些不足有时候可以使自己浑身冒汗。
中国体育过去的六十年里有着太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她的辉煌是中国从受压迫,不发达到改革开放的需要,她的光荣是对几代人的激励。所以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完全有资格感到自豪。
但是不可以自恋。因为光环下面还掩盖了丑恶,辉煌的背后存在着阴影;也因为在下一个六十年里,金牌已经不再是中国人对于中国体育的唯一需求。如果中国体育的主管者们今后还是只拿金牌说事儿的话,中国的观众就快会像对待春晚那样对待他们了。
其实中国体育的主管部门有许多刻骨铭心的沉重回忆:
例如连前总局局长都很难控制的兴奋剂。他在回忆录里面只点出了众所周知的实例,但是还有哪些也是众所周知的疑似案例呢?我相信兴奋剂绝对不是像原来国外媒体指责的那样,是“国家行为”,但是体育主管部门的“锦标至上”政策在这里面有多大的影响呢?
例如足球中的假球黑哨。十多年前媒体曾经爆发过,呼吁过司法介入。然而当时主管部门的说法是缺少证据,所以不好移交给司法机关。现在好了,证据被司法机关移交给体育总局了。尽管大小领导之后纷纷严词表态,毕竟是落了个大大的被动。
再例如体育产业化。现在国务院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就要呼之欲出了,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体育主管部门的最盈利产业是房地产,中国体育GDP的数字主要来源于体育服装企业。而在全世界都通行的职业联赛在中国却至今还是一个四不象。个中原因当然不仅是体育主管部门,但是领导对这个事情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主要的因素。
忘却那些闪光的数字,忘却对于过去的美好回忆,似乎对于中国体育的未来才是更加重要的。而且,那些总喜欢回忆往日骄傲的人,在外人看来,他已经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