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日报:看中华文化与奥运交融(2)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08: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精神:体育盛会如何展示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定位决定着其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一届奥运会只有在思想上站得高,才能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获得一席之地。”金元浦认为,奥运会作为一个巨型的展示会,它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全球平台,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它有可能也应当成为展示中国新的国际姿态,重建“文化中国”的当代形象的世界舞台,它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中国融入世界”的战略相配合,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机遇。 古老中国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的国度,2000多年来,西方一直不断制造“中国形象”。13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将一个富庶、文明、繁荣的中国展示在西方人面前,使中国成为欧洲人心目中的神话。14世纪,曼德维尔的游记再次加深了西方对神秘中国的记忆。这两部游记,直接导致了15世纪欧洲人的航海探险活动及地理大发现。16—18世纪启蒙时代的欧洲,中国是西方的向往之地。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人类思想史新提纲》中就提出,欧洲社会应该把目光投向东方,注意研究中国的思想。 然而,随着近代中国的衰落,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否定型形象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形象”由开明、富饶、发展、繁荣变为专制、贫困、停滞、腐朽,中国人从聪明、勤奋、坚强、质朴变为愚昧、奸诈、懦弱、保守,中国被丑化、弱化、妖魔化,一方面被视为没落帝国的“东亚病夫”,另一方面被视为威胁西方世界的“黄祸”。中国威胁论、去中国化等机会主义的声音频频扭曲着中国的国家形象。 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给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都在遭受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塑造和输出一个理性、智慧、和谐、包容的中国国家形象,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至关重要。中国的国际形象是中国独立于世界的标志,也是中国能够带给世界的最大财富。面对即将拉开的舞台大幕,我们准备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呈现给地球?我们准备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呈现给世界?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索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金元浦说。 中国遗产:让人民群众享受奥运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1896年复兴以来,始终秉承文化的理念。《奥林匹克宪章》在对奥林匹克主义的解释中强调,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老文明孕育了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与多样化的民族体育文化。就在古希腊人举办奥运会时,中国古代也存在着类似的现代体育活动,如骑术、射术、御术、军事武艺、田猎、跑与跳跃等等,蹴鞠、弄丸、斗鸡、走狗等体育娱乐活动也在文化发达地区较为流行。当西方世界大规模举办投枪、赛跑等项目的比赛时,中华大地最盛行的体育项目是“礼射”,这种竞技活动不仅具有很高的体育文化价值,更具有深刻哲学含义。让普通民众成为体育文化的主体和教化民众的重要载体,这是中华文明传统的重要内涵。 “人类文明进步运行的基本轨迹一是要传承泽守,再是要开拓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陈宝山说,让人民群众成为北京奥运的参与者,让普通公民享受奥运,体现着本届政府民生关怀的方针。 让世界看到中国社会的人文之光,无疑是人文奥运的主旨所在。人文不仅是为了奥运,更是为了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北京奥运应该成为我们利用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全民礼乐文化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大众文明素质、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契机。人文奥运能不能真正成功,涉及的实际上是中国人能不能向世界提供一个迥异于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应该向世界作出自己的响亮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