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体坛周报苗炜专栏:姚明和刘翔的偶像符号学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10:15  体坛周报

  又到了年终盘点和回顾的时候,某家体育杂志把“年度运动员”的称号给了姚明,而去年此时,闪现于各大报刊封面的则是飞人刘翔。刘翔与姚明,除了这两个人,谁又能担当起“年度运动员”这样的名号呢?他们两个把运动员形象提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国家形象与个人形象紧密相连,在对这两人的塑造之中,你已难以分辨哪些来自他们的运动天赋,哪些属于个人,哪些又是人们附加上去的意义。

  姚明从加入NBA那天起,就是中国最大的“单宗出口物品”,他代表着中国人能进入顶级的职业赛事,能进入美国市场,进而获得了一种隐喻:中国是这星球上第二重要的国家,姚明象征着我们的软实力,他在NBA的表现好坏,是中国在世界第一重要的美国放下的一个测量仪。他不吃鲨鱼,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特奥会,都是符合世界最主流价值观的。姚明这个符号可以放到中国进入世界这个过程中去阐释。

  刘翔则代表不借助于外在的评价体系,不被外界影响的中国自身的能力和速度。在跨栏跑,或者抽象地说,讲究速度的短跑领域,一直是西方人统治的势力范围。在这个领域内,刘翔获得成功也有一种暗喻:那就是中国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我们看一下他代言的VISA卡广告,借助他打破的纪录,强调刷新梦想的主题。在另一则牛奶广告中,企业老板直接出来点题: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和刘翔一样强。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刘翔身上寄托着一个国家的梦想。

  在过去,运动员拿金牌是一个国家强盛的直接象征物。现在并不是不再需要这些象征物,而是国家的强盛与这两个运动员达到的成就达到了一种互为象征的地步。

  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又是拿姚明做的封面,文章说,借助北京奥运会,2008将是“中国年”。其中一篇名为《北京野心》的文章分析说,中国想在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总数上超过美国,金牌拿第一是一个长期计划,即便它不能在2008年的北京实现,也会是2012年、2016年的主要目标,而以往的数据表明,东道主优势可以让主办国多拿15%的金牌。

  现在可以想象的是,北京奥运会,我们预期中的那些金牌,但其中哪一块能和刘翔的雅典金牌相比呢?我的答案是,刘翔自己卫冕的那一块。再想一下,哪一个金牌运动员的形象能和刘翔、姚明比肩,从而给我们更丰富的象征空间?我的答案是,没有。因为2008年最大的形象宣传是北京或者说是国家形象本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