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劲体育:北京奥运要唱什么调?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09:57 足球-劲体育
说句实话,奥运会主题歌是从1988年之后才正式成为万众瞩目的奥运话题之一的;再说一句实话,除了汉城奥运会的“手拉手”、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永远的朋友”之外,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奥运会主题歌几乎没有———谁还记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开幕歌曲叫做“Reach”,而闭幕歌曲是“梦想的力量”;谁又会记得2000年奥运会的主题歌名叫“圣火”?更不要提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冰岛著名女歌手比约克在全世界观众们面前演唱的那首让人连调子都记不住的“主题歌”了,还不如那届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歌曲“PasstheFlame”来得更加脍炙人口……上述几首歌所遭遇的,正是北京奥运会未来的主题歌非常希望避免的命运;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得看北京奥运会这首待定的主题歌究竟能不能把“调子”给唱对了。 主题歌唱对“调子”,对一届奥运会来说,虽然未必有立竿见影的实际效用,但从长远看,却是非常必要的。国际奥委会一直很强调“遗产”概念,总希望举办奥运会能给主办国留下丰富的人文、物质遗产。换个角度来看,主办国也期待着一份不菲的“遗产”,除了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着想,也是渴望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里写下独特的一页。这一页,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而一首能够准确传递主办国文化特色以及时代特点、同时又易于传唱的主题歌无疑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形象工程”。回想一下“奥运歌曲大腕”莫洛德尔个人最喜欢的奥运歌曲、1988年奥运会的那一曲“手拉手”,我们就会明白其中那简单的秘密。 在汉城奥运会之前,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都遭遇了大规模的抵制,让奥运大家庭的聚首留下了不小的遗憾。而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所谓的“冷战”也持续了40多年,全世界普遍渴望和解、沟通与交流,渴望着打破彼此之间的隔膜,携“手”走进新的纪元。在内涵上,“手拉手”无疑准确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它简单的旋律也非常符合传唱的要求。更进一步说,这首“最成功的奥运歌曲”(萨马兰奇语)采取国际化的制作班底,但在旋律的结构中又使用了韩国的民族元素,可谓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经典的演绎。差不多20年后,我们提起汉城奥运会,就会想起“手拉手”;而提起“手拉手”,也必然会想起韩国人在那一年的夏天,为全世界营造的那个色彩斑斓的和谐之梦…… 这,也许就是北京奥运会主题歌要唱的那个“调子”。当然,要把这个调子“唱对”殊为不易。第一条,“民族的”如何与“世界的”结合,结合了又是否适合流传,本身就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在莫洛德尔最新的奥运会作品“永远的朋友”当中,他使用了中国湖南民歌“浏阳河”的曲调,中国元素在歌曲的各个段落也时隐时现;曲调简单有力,的确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确实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不是最好的结果,还需要用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这也是为什么,北京奥组委在主题歌的选择上特别强调要看“传唱效果”的原因。 不管怎么样,到明年3月,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面纱就要揭开了。那个“调子”究竟唱得对不对、好不好,我们不妨一起去发现。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