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华网:中国式摔跤的非凡贡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24日22:22  新华网

  (王俊璞王恒志)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有这样一个项目:她历史悠久,十分优秀,虽遭到冷落,却仍然默默地做着奉献。

  这个项目就是中国式摔跤。

  正在举行的中国·泰州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期间,中国跤界人士向记者介绍了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及其作出的贡献。

  说历史悠久,是因为中国跤几千年来伴着中华文明,从未间断,虽历经磨难,却一直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说十分优秀,是因为她拥有技术含量高、观赏性强、规则科学合理、安全、防身价值高等众多优点,远胜于奥运会上的两种摔跤。更重要的是,她蕴含着“中和、谨信、自强、厚德”这些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精华。

  遗憾的是,1993年之后被排除在全运会之外,她失去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她就像烧不尽的“原上草”,在民间依然活跃。更可贵的是,她为中国乃至世界体育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奉献。

  因五运会就取消过中国跤,这个项目的一些运动员早就改行练柔道、国际跤,或当了这两个项目的教练。

  中国女子柔道已经获得过多枚奥运会金牌和更多的世界冠军,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培养这些金牌运动员的教练员中,不少人正是练中国跤的。

  为中国夺得第一个柔道世界冠军和三连冠的高凤莲,其启蒙教练是昔日的中国跤“跤王”董雅臣。培养了奥运会柔道冠军庄晓岩、孙福明、袁华的刘永福和昔日中国柔道队总教练刘玉琪,都是练中国跤出身。刘永福将中国跤技术糅入柔道训练,成效显著。他曾说:“我所取得的这点成绩与我以前练摔跤是分不开的。”

  还有一些中国跤运动员告别赛场后,走上了领导岗位。现在的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宋兆年、沈志刚出自中国跤;现任河北和山西省重竞技管理中心主任王彦会、卜建伟都曾是第三届全运会冠军;还有一些出身中国跤的教练员工作在柔道和国际跤队伍中。

  除了输送人才,中国跤的动作也丰富了柔道和国际跤技术。最典型的就是柔道中增加了“穿裆靠”。

  1980年,日本成蹊大学柔道队访华,没想到在北京的战绩竟是3胜2平6负。翌年,高水平的全日本大学生柔道联盟队再来,两战分别是6胜2负和4胜3平1负。两次交锋,三运会中国跤亚军王跃维两次在78公斤级比赛中用“穿裆靠”战胜了远藤久树。

  此后,柔道技术中增加了“穿裆靠”。

  “穿裆靠”的动作可分为“揪”、“滑”、“蹲”、“穿”、“靠”,摔法大致可描述为:甲左手揪乙右袖,向乙身后滑步,下蹲的同时右腿当乙坐凳,右手穿入乙裆中将乙横扳起来,头在乙胸前向后靠。当然,这一连串的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仅此即可说明,中国人将二人徒手对抗中破坏对方重心的方法研究得多么深透。难怪有武术专家说:“徒手对抗的项目,中国式摔跤是最好的!”

  摔跤专家还说,中国跤的“抓把”技术也被国际跤所吸收,后者的技战术因此得以丰富;国际跤原来的规则是赛三局累积得分多者为胜,前几年学习中国跤改成了三局两胜,可使运动员合理分配体力……

  中国式摔跤与武术、

京剧一样是中国的国粹,保存着祖先的体育文化精髓,中国体育、教育、文学、新闻界都有不少人认为,中国跤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应当受到高度重视。

  中国摔跤协会主席崔大林曾说过,中国跤荟萃精华,哺育了中国传统搏击项目和日本的柔道、相扑,是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推动中国跤的发展,把她推到世界上去。如果再无发展,这个项目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体育工作者手里,那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