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快报:文化互通不易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00:27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文化互通不易
■"park"是公园,停车场应该为"parking"。
新快报:文化互通不易
■存包处惯用语为"lockerservice","cloakroom"一词根本不存在。

  本站新闻稿件与图片版权归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陶新蕾

  如果北京仅仅是一个只有高楼、科技的现代化城市,那么北京不见得会是最好的奥运举办地,但是千年文化的传承,让北京吸引了更多的世界目光。

  于是,为了让这种文化能够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北京正在向全社会征集“中华老字号”的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韩语译法,力图让“四个高兴的肉团(四喜丸子)”、“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麻婆豆腐)”等让外国客人摸不着头脑、让懂外语的中国人哭笑不得的词语不要再出现。

  政府在扫清

传统文化传播进行国际的障碍的同时,对传统文化本身的保护呢?

  这几日北京人谈得最多的中华老字号就是“馄饨侯”。这家位于王府井的50多年老店面临拆迁,于是几经讨论该店才决定重新选址也不会离开王府井。即便如此,“馄饨侯”还是当年那家“馄饨侯”吗?

  我看过一段别人回忆“馄饨侯”的文章:“那时候的掌柜天天都守着他的摊子,一边包一边煮,一口大锅里煮的是浓浓的鸡汤,掌柜的节奏掌握得刚刚好,摊前总是排着三五个人,边聊边吃,单等人多了,掌柜就让伙计加鸡汤,伙计端着一大盆鸡汤专拣人多的地方走,嘴里还得吆喝着‘紧走两步,快闪身您哪,馄饨侯添汤了’,这是周围的食客都会跟着喊声‘好’。那时‘馄饨侯’的旁边还有一家是卖醉青虾的,虾是每天从天津运来的;酒是山西的,老板姓孙,和梅兰芳梅老板很熟,吃完馄饨我总是点上二两醉虾、二两酒,再和孙老板配上一段戏,等微醉了叫辆人力车回家。”

  可是在王府井门口吃了一碗“馄饨侯”的馄饨却让我失望了。热情的服务员在端馄饨时那半截拇指都要伸到汤里去了,传说中的鸡汤成了漂着两片虾米和紫菜的白水汤,馄饨吃上去味道还不错,但脑子里残留的那股韵味已经完全没有了。“馄饨侯”如果仅仅成了一碗普通的馄饨,那种中华老字号的故事和韵味就是真正让国外游客都明白又有何意义呢?只能让人更加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罢了。

  以前老听专家说满电视的清宫戏让人读不懂,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在和国际接轨的潮流中传承发展,也容易让外国人读不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