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东方早报:那一年的乒乓故事 历史必须委屈一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1:10  东方早报

  本版撰文早报记者朱轶

  作为国球,小小的乒乓球曾在很长时间以来承担着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殊使命。它包含着政治、民族情感、国家利益,所以它也曾有着那般深重的质感,而在中国乒乓中扮演重要意义的上海球员则渗透在国球每一个历史触觉中……

  “这些年国乒都是举国体制,你打到世界大赛的决赛了,你家里出过钱培养你没有?前些年个人是不用出一分钱的。就是给私人老板打工,也要从维护老板的利益出发做事。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错。”———徐寅生

  “现在,我多少能够理解当时教练的心情。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在两个国家队里,我都有很快乐的日子,也许是命运吧,这么多年回头再看看,有些事情是不能再回忆的。”———何智丽

   让球

  庄则栋耐人寻味地说:我代表集体领奖

  1959年第25届德国多特蒙德世乒赛,容国团一举夺得男单冠军,从此,世界冠军的神秘大门向中国人打开了。

  世界冠军的殊荣令全中国欢腾鼓舞,这就像一针强心剂刺激着正处于经济困难期的中国人的神经,

乒乓球也就此奠定了国球的地位。1961年世乒赛在北京举行,这对于长期国门紧闭的中国而言,并非一场普通的世锦赛更是一场展现新生社会主义国家强大实力的竞技场。

  比赛进行到最后,中国选手包揽了男单四强,他们是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男单冠军已提前收入囊中。遗憾的是半决赛,四位中国球员的内战并不精彩。其实,这样的基调早就在半决赛前一晚的队内会议上就有了安排,主管体育的贺龙元帅直接表态希望,三位上海球员委屈一下,因为庄则栋代表的是首都。

  李富荣按照“计划”把冠军让给了庄则栋,而且一让就是三届,从此他成了唯一一名连续三届夺得世界亚军的选手。三次让出男单世界冠军,甚至连努力拼搏都不允许,李富荣并不委屈,“其实不仅仅只有我让球,湖北选手胡道本也三次让球给我。”

  这些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是一代人风貌的缩影,李富荣、徐寅生、张燮林这些上海球员,和其他所有乒乓球员一样是那样单纯、狂热,他们那样发自内心地去接受国家的计划,所以当庄则栋登上领奖台时,耐人寻味地说:“我是代表集体领奖的。”

   外交

  那年的江湾体育场,观众鼓掌拍得手都红了

  当小小的银球旋转起来时,谁都看不清它的魔力。就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乒乓球成就了中国外交的传奇。谁都不会想到1956年第23届东京世锦赛会让国球从此绽放出别样的光彩。当时日本乒乓球的成功令中国十分羡慕,中国派出王传耀、孙梅英等运动员参加比赛,他们除了要提高自己乒乓技艺外,也肩负着向日本等国家的人民表达中国人民善意的任务。

  1971年,当时日本乒协会长、亚洲乒联主席后藤钾二邀请中国参加名古屋世锦赛,更是让国球走上了璀璨的外交舞台。在周恩来总理和后藤钾二的努力下,阔别两届世锦赛的中国队重回世界赛场。“没有乒乓球这个媒介,中美迟早也要接触,只不过可能会晚一两年。我们很幸运,恰好被历史选择了。”在中美乒乓交流的参与者徐寅生看来,上海乒乓的球员们也在这个特殊的乒乓外交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在北京进行友谊赛后,友谊的种子被带到了上海。在江湾体育场举行的中美友谊赛,“场面非常热烈,观众鼓掌拍得手都红了。”在上海世乒赛的总裁判孙麒麟记忆中,那是无法忘怀的比赛,尽管他那时并不是非常清楚这场比赛最终意味着什么。

  时隔一年,李富荣等上海球员随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从此中美两国20多年来的互补交往的坚冰被小小的银球撞得灰飞烟灭,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一切,仅仅只是一只小小的乒乓球带来的。

  典型人物

  何智丽:13年后历史不想再提

  她是一个属龙的女人,这意味着这个上海女人有着不一般的倔强和强悍。广岛亚运会上那屡屡不绝令不少人刺耳不悦的“哟西”声,时隔13年却仍然停留在不少人的脑海中。但也就是这样一个强悍到脆弱的上海乒乓女将牵出了长久以来隐藏内部的“让球”。

  上世纪80年代,像庄则栋这种连拿三届冠军的“体育神话”并不重要了,“让球”从神话转向浓厚的功利主义。这时候,何智丽突然站出来挑战秘而不宣的“内部规则”。1987年,在新德里的第39届世乒赛上,何智丽因队友陈静让球进入了4强,但半决赛中没有服从球队安排的失利,以3比0赢了毫无准备的管建华,并在决赛中战胜韩国的梁英子夺冠,激动地振臂欢庆。

  显然,兴奋很快被冰冷的现实取代,教练组认为,何智丽在拿国家荣誉开玩笑,没有服从教练组让球的决定。一年后,25岁的何智丽被排除出了奥运名单。

  失望的何智丽选择远嫁日本,在日本她改名为小山智丽,并在1994年的亚运会上代表日本出战,一举击败了比她年轻得多的邓亚萍、陈静、乔红三位当时最顶尖的球员。代表日本夺冠,加上“哟西”的刺激,何智丽一度成了中国球迷最厌恶的名字。

  多年后,当不少人已渐渐淡忘了何智丽当年的所作所为,尽管她早已与婚姻破裂的丈夫

离婚,尽管她早已选择退出
日本队

  43岁的她内心深处依然无法放下那过往乒乓球带给她的一切。“那些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我不愿意再提起,过去了就过去了。”何智丽依然在徘徊。

  那是什么令她始终徘徊在过往中?或许是这小小乒乓球包含了太多人无法体会的东西,个人与集体、桀骜与平实、奉献与牺牲,这一切都随着乒乓球旋转在内心民族感情的纹理中。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