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济南日报:谁来为运动员伤残买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02:40  济南日报

  参加北京奥运会,是王燕15年来的梦想。但6月10日,这个梦想破碎了。

  当天,作为浙江女子体操运动员的王燕,正在参加全国体操锦标赛的高低杠比赛——“后屈两周下”时她的脚先碰到了高杠——接着头部着地!

  王燕的第二、第三颈椎骨折脱位,“功能恢复仍不可预计”。对于王燕来说,保住性命之后能否站立行走仍未可知,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体操生涯将就此终结。更迫切的是,高额的治疗费用和此后的生活所需,从何而来?

  浙江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吴熙勤表示,从国家体育总局到浙江省有三重保险为王燕今后的治疗、康复提供保障,除了浙江省为运动员投的工伤险,一块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中华基金保险,还有一块就是意外伤害险。虽然有所谓三重保险,但王燕所获一次性保险赔偿,合计不会超过50万元。

  吴熙勤所言的中华基金保险,是指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运作的“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下称伤残互助保险)。对于王燕这样的伤残运动员而言,伤残互助保险是最重头的一部分;对于大部分的中国运动员而言,伤残互助保险可能是他们唯一的保障。

  全国体育基金会体育保险部主任赵希平分析说,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认为运动员伤残赔付率太高,等级认定又极其烦琐复杂,因此都不愿意承保。于是,体育总局改变了运动员保险模式。原来的一种是商业保险公司模式,还有一种就是自保公司的形式,由相同行业的人组成互助组,在圈子中进行相互保障。伤残互助基金采取了后一种模式,一个运动员每年最高只要交100元的保费,就可享受最高达30万的赔付金。

  而现在运动员投保的情况是,奥运和全运项目的运动员,直至省一级才有投保,但是非奥运项目和省级以下的运动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赵希平向记者坦承,伤残互助保险基金近两年入不敷出。全国符合条件投保的运动员2万多人,每人每年保费最多100元,最少40元,靠保费收入一年合计180万左右。

  2004年伤残互助基金总共赔付800多万,2005和2006两年分别是400多万。差额的部分,只能由基金会自己补足。

  基金会的自筹资金来源有限,比如组织一些明星足球队比赛,或者明星慈善晚会等等。在赵希平看来,“运动员伤残互助基金”的名号社会大多不了解,作为一个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基金会日子并不好过。

  国外的商业保险在运动员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国外的运动员投保意识也比国内强。”赵希平说,中国的运动员一般在参加国际比赛时,才会应主办方强制要求投保,大多数只有国内的伤残互助保险,工伤保险也没有完全推动起来。(周扬)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