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京报:谁更需要“中国体操”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0:14  新京报

  当体操中心主任高健说“希望广大媒体能正确处理(体操选手王燕摔成重伤事件),而不要为了炒新闻对中国体操和运动员造成伤害”时,我在想,中国体操是什么。

  什么是诸如“中国足球”、“中国体操”这些庄严而正规的字眼所代表的东西。“中国足球”基本就跟“国有资产”一样,概念上很强大,事实上少人照料。

  “中国体操”是看不见的,我能看见的是在电视上,王燕完全不能动的左半边身体被盖住,在摄像机的见证下,高健喊口令似的让王燕露出的右脚“动一下,动一下。多好啊!”我能看见的,是5年前当我去董芳霄家采访时,她的妈妈刚好把股骨头坏死的“东方神鹿”从厕所里背出来,董芳霄的脸上稚气未脱。

  我们看得见每一个具体生命的幸福与灾难,但当我们说“不要对中国体操造成伤害”时,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一个朋友曾建议,让你的女儿去练花样滑吧,既培养乐感又塑身健体。如果当业余爱好,那当然很好,可如果当专业运动员来培养,想想吧,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有哪个项目不会对选手身体造成“职业伤害”呢?

  如果说,足篮排网羽乒之类的运动还有公众参与和职业竞技之间的分野和桥接,则像女子举重、竞技体操这样的项目可以说完全是靠国家投入来支撑的。

  在5年前对董芳霄的采访中,我第一次知道“体操是怎样练成的”:它的起点须是从一个孩子的五六岁开始,以后就要长年不断地训练,就是春节也最多中断三四天,否则发育中的筋骨所能打开的极限就会回缩,导致前功尽弃。

  像桑兰和王燕的受伤还属于运动中的意外,而与董芳霄一样的股骨头坏死的病症之前在北京、湖南、山东等地方体操女队中也发生过,她们更多是由于不合理技术动作的重复性训练导致的。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董芳霄确诊之前曾感到过胯部疼痛,体操中心曾经建议她先停训回省休息,但河北省希望她坚持打完九运会。还是个孩子的董芳霄一度打了封闭上场比赛,后来她的主治医师说,按照股骨头坏死的四期划分法,董芳霄入院时的情况属于三期。如果是一、二期时及时治疗,董芳霄就有可能100%康复,而对三、四期,医学界还没有根治的办法。

  王燕受伤是突发难以预防的,董芳霄的伤病则是逐渐形成且具有先兆的,我们很难说清两个体操女孩的不幸,哪个更多一点。

  王燕受伤引起媒体关注后,高健呼吁说:“中国体操的发展本来就不容易,过分夸大这样的受伤事件会让普通人认为体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项目,将来就不会有人让孩子从事体操训练,对项目的发展非常不利。”

  我们现在需要扪心自问:愿不愿意把孩子四五岁就送到体校去从事这项高难度的事业?假如得到的是“不愿意”的答复,那么我们当然没有义务去协助有关官员们解决“体操人才的缺失和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你们的分内事。

  在我每天上班必经的通州北苑路口的一家商品市场,门口印制的招贴广告上赫然标示着“艾冬梅在此安家”。一个受到运动伤害的长跑选手,她的穷困潦倒竟能夹杂在商业宣传的噱头当中。我看到的是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成了在“要么贫病,要么一朝名就功成”之间的无奈的押宝———这分明就像艾冬梅畸形的脚趾。

  倍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