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东方体育日报》:老朱比杜伊 恰如盆景比橡树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10:23 东方体育日报
东方快评 本报评论员 杨健 朱广沪和杜伊没有可比性,虽然他们都是搞足球的,但“都是搞足球的”又能说明什么? 郑和与哥伦布都是航海的,你说他们有可比性吗?郑和出海带着很多奇珍异宝丝绸茶叶,带回了“摩加迪沙人民的友谊”,哥伦布出海带着80个两手空空欲壑难填的随从,带回了地理大发现和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白银。友谊,是银子可以买来的吗? 类比不能太望文生义,宋祖德和陈祖德扯到一块是扯淡,而且更不道德。 好,扯回足球吧。老朱和杜伊都在搞足球——搞中国足球,老朱搞砸了、杜伊搞好了,一个搞中国足球的中国人失败了,一个搞中国足球的外国人看上去挺成功。仅此而已。 不过,你不能因此就推导出老朱和杜伊法道的高低。我这么说不是要为老朱贴金,也不是要给杜伊抹黑。试想,如果老朱带的不是中国队而是塞黑队情况会怎样,未必会比杜伊差,起码不会像佩特科维奇在世界杯上那样被阿根廷玩个6比0。 我的看法,一个外国人搞中国足球总是比一个中国人容易成功。因为中国足球的执教环境、体制背景和文化传统更有利于一个洋帅藏拙,也更容易让一个土帅露怯。落到实处,那是足协搞不定洋帅却能令土帅乖乖就范。所以,且不论水平高低,洋帅在执教中体现的是他个人能力,鬼才米卢也罢、饼才哈恩也罢;且不论志向如何,土帅在执教中体现的是足协领导意志,曾经的阎世铎、今日之谢亚龙。 有人说,一纸成文的执教合同界定了老朱和杜伊不同命运。但这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某些微妙的心理因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却更具有决定性。对此,杜伊可以浑然不觉,而老朱必须异常敏感。没办法,杜伊是足协聘请的,而老朱是足协任命的,任命的也只能认命了。如果南勇夹着个笔记本敲老朱的门,老朱只能强打精神,正襟危坐“陪领导谈工作”。同样,如果谢亚龙也夹着个笔记本敲杜伊的门,杜伊完全可以哈欠连天,稍一分神还以为来了个抄水表的。 杜伊可以很诙谐地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老朱只能很庄重地干一些足协要求他干的事情。久而久之,老朱以及他的队伍只会庄重、只会严肃、只会认真、只会团结、只会紧张,却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朱广沪死用李铁用死李铁,跟中了邪似的,可当年掌兵健力宝时那个笃信“兵行诡道”的足坛诸葛到哪去了?论可比性、论反差,我认为把国足主帅朱广沪和健力宝主帅朱广沪,2007年的朱广沪和2004年的朱广沪摆在一起更有价值。而杜伊更合适的参照系是他的同胞米卢。 拿老朱同杜伊比,于两人都不公正,恰如盆景比橡树,非礼了造物主。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