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掉队田亮问路何方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07日15:10 燕赵都市报 | |||||||||
十运会跳水比赛在5日落下大幕,26岁的田亮以一块成色十足的金牌宣告了自己仍然是男子跳台的最强者,也为重归国家队挣得了一线生机。田亮能否重返国家队关键取决于三方面:他的实力如何和对跳水的热爱是否依旧,他能否遵守国家队的一切规定,以及中国跳水领导层能否宽容、变通。 实力宝刀不老
在成为顶尖高手后,田亮征战国内赛事的8年间从没失过手;而在国际大赛中,也保持着很高的胜率,而且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至今没有受伤的经历,在现役运动员中十分罕见。更重要的是他对跳水的热爱依旧,对胜利和对北京奥运会的渴望。在夺取十运会金牌后,田亮就表示:“只要国家需要,我愿意为2008年奥运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十运会夺金,田亮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实现的。一方面,是陕西省体育局对金牌的要求,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他在强敌(奥运会冠军胡佳、新人火亮、林跃等)面前证明自己的渴望。最终,田亮如愿卫冕。他在这种逆境下表现出的成熟,不屈不挠的韧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人尚需磨炼 2008年奥运会中国选手在家门口作战,先不说对手是否会更强大,仅锣鼓轰天、掌声齐鸣的气势就会给他们巨大的压力,比赛的激烈程度与竞赛的心理负担是一般人所无法承受的。十运会上涌现出来的新秀让人眼前一亮,但他们能否经过三年的打磨,顺利接班,还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从国家跳水队出征历届奥运会的历史来看,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能夺取冠军的只有周继红、高敏、伏明霞、孙淑伟等个别天才选手,熊倪、田亮、郭晶晶、胡佳等知名选手都是通过第二甚至第三次参加奥运会才实现金牌梦的。新秀在奥运会上还无法让人放心,尤其是在刺刀见红的单人项目,何况还是在家门口亮相。正因为如此,在7月的蒙特利尔世界锦标赛之后,国家队掌门周继红就大声呼吁,在每个项目上都要配备实力和水平相当的“双保险”,以保证金牌不旁落。 年纪不是问题 众所周知,体育总局和游泳中心的当前宗旨是“一切为08”。到了北京奥运会,田亮29岁,对中国跳水界来说有点“老”,但在跳水这个“长寿”项目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当年28岁的洛加尼斯包揽了汉城奥运会男子跳台和三米跳板的金牌,30岁的萨乌丁则夺取了雅典奥运会男子三米跳板铜牌,他们还都是伤病缠身。我们没有理由在今天就给田亮的未来下结论,在跳水这个很看重印象分的项目上,谁又能忽视田亮的存在呢? 中国跳水人才辈出是事实,但浪费资源也是不可取的。单以男子跳台论,火亮和林跃这些后辈还需要历练,奥运冠军胡佳也未能达到独步江湖的境界,田亮的存在仍有价值。 回归创造双赢 田亮虽然是奥运冠军,但他毕竟还年轻,还需要领导和长辈给他指点,给他改正的机会。违反了队纪队规,当然要受处罚,但处罚的目的是教育人,让人改过自新、重新再来。在人才济济的乒乓球、羽毛球队,都曾有过因违反队规而处罚队员的先例,但他们都是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手段,从“治病救人”的主导思想出发,这里不乏游泳中心可以借鉴的地方。 这半年来,田亮埋头训练,已经证明了他肯迷途知返,十运会金牌也是他思想转变和实力的证明。对游泳中心而言,召回田亮并不意味着对先前处罚决定的“否定”,相反可以证明其珍惜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范。 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田亮问题也是如此。相信只要田亮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中心调制出对明星运动员合理的管理模式,还是可以创造出“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田亮的回归起码会有利于促进国家队内的良性竞争和增加跳水队奥运会多拿金牌的底气,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跳水运动的群众普及程度、开发其商业价值。明星效应是其他运动项目梦寐以求的,中国跳水何乐而不为呢! (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