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海峡都市报:先出局者后搅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2:55 海峡都市报

  N特约记者郭婷婷

  本报新加坡专电昨天,记者在新加坡2012年奥运会投票现场———佛莱士会议中心邂逅了国际奥委会观察员魏纪中,魏老热情地接受了采访。就5个申办城市的竞选得失,他点评说:“这次竞争201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激烈程度超过很多人的想像,除了莫斯科稍微差点,其他4个城市的竞争力相当接近。”

  巴黎:

  屡败屡战精神可嘉

  巴黎的陈述相当好,比较实在,讲事实,很少用讲解,让大家看录像片。在实在的基础上,再加入一点感情色彩,有的城市只有感情色彩,实在的东西少。法国总统希拉克讲话很有分量,代表政府和国家保证奥运会。讲话非常扎实,强调安全、保障和社会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和社会的责任。

  印象特别深的是巴黎的开场白,上来便说:“我们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巴黎并不强调,这次我们一定要拿到,巴黎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一定能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伦敦:

  为了下一代口号响亮

  伦敦的陈述也不错,他们主打运动员牌,这是一届运动员申办的奥运会,也是为运动员服务的奥运会。以这个理念为主导,伦敦的另一个理念是办一届奥运会为了下一代,首相布莱尔和伦敦老市长的讲话都强调,支持年轻人办一届年轻的奥运会,为了年轻的城市,为了下一代。这些理念都是全新的,以前的申办城市中没有提出过,下面白发苍苍的委员们听了也会深受感动。

  伦敦和巴黎是旗鼓相当的两个城市。伦敦的胜出,有它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选票流动的问题。他们把前几轮被淘汰的城市手中的票争取了很多,这应该是胜出的一大原因。

  纽约:

  太强调必争引起逆反

  纽约强调两个东西,一是他们是多民族的国家,第二是他们经济实力很强,具有强大的赞助商队伍。他们说的也是事实,我个人认为,纽约有一个闪失,他们太强调要办的就是2012年这一届奥运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委员们产生逆反心理。

  莫斯科:

  实力不够出局正常

  莫斯科的申办和中国1993年申办的情况相似。当时中国以为拿了不少奥运冠军,就具备申办奥运会的有利条件。事实远不是这样。我们从一开始就领先,到最后,悉尼的票一直涨,而我们不动,结果虽然只是差2票,但这却是天堑,看似偶然现象,其实有必然性在里面。当时我们的经济实力是还没有达到。现在的莫斯科多少就有这种味道,他们做出来的宣传片很多都是三维的,没有实景,他们的实际场馆都很旧了,所以就没有现场镜头,他们强调申办成功就会改变一个城市的面貌,可委员们都想看实实在在的东西,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评判一个事物的标准是现实和潜力。莫斯科人把城市变化寄托于2012年奥运会,这个策略很难打动国际奥委会委员。

  马德里:

  尽了全力还要接受失败结果

  索菲娅王后的讲话很感人。王室一家都与运动有关,国王、儿子、女儿、女婿都喜欢体育,家中还有运动员。这样的发言很人性化,安排得不错。可以看出来,西班牙把他们所能提出的精华、名人都展现出来了,他们尽了全力,输是输在综合实力上。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申奥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