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中甲拿什么来填充眼球?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12:51 南方都市报 | ||||||||
今天,新赛季中甲联赛将重燃战火。经历了去年国足崩盘和国内联赛混乱无序,中国足球的品牌价值和公信力下降到了冰点,再加上今年联赛只升不降,中甲将不可避免地沦为一块鸡肋。这块鸡肋虽食之无味,但弃之可惜,我们惟有人为地增加一些调料、寻找一些看点,让这块鸡肋看起来更有嚼头。 新赛季中甲,你拿什么来填充眼球?
看点1 两张中超门票花落谁家 本赛季中甲只升不降,于是所有的悬念都将围绕着究竟哪两支球队能够获得晋升中超资格而展开。通过上赛季的比拼以及本赛季前的重新洗牌,中甲14强的水平层次也有了一个大致区分,论综合实力,广州日之泉、厦门蓝狮、长春亚泰、江苏舜天、上海九城五队明显高出其他球队一筹,不出意外,两张中超名额将从这五支球队中产生。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厦门将是今年冲超最具竞争力的球队。厦足在去年中甲联赛第二阶段连续16场不败,创下了中甲球队不败时间最长纪录,在高洪波的调教下,厦门队的打法也日趋稳健成熟。今年联赛还没有开始,厦门就早早为冲超做准备,先是俱乐部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确定了未来的足球基地,接着又补充了5名内援,随后在外援引进上又重拳出击,花费巨资购买了尼日利亚国脚埃孔和广州上赛季最佳射手乔吉姆。不仅内部实力稳中有升,厦门的外部环境也是其他中甲球队无法比拟的:厦门今年的冲超计划引起了厦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光是市政府对球队的资金投入总额就高达1500万元,再加上财大气粗的后台厦门卷烟,厦足今年花费在冲超上的费用将至少达到4000万元,资金上的保障为本就实力不俗的厦足冲超增添了厚重的砝码。 同样作为今年冲超的热门球队,广州、江苏两队同厦门相比处境要艰难许多。在今年的引援市场上广州、江苏均没有甩出大手笔,球队整体实力同上赛季相比并没有得到大的提升。而且,两队在招商上都出现了问题,至今球队的冠名都没有着落。相比较而言,江苏队的状况更糟,上赛季5000万元的巨额投入一无所获后,舜天一度想退出足坛,虽然最终留了下来,但经历了上赛季的多事之秋后,江苏队已元气大伤,关于冲超,江苏也低调了许多。但正是这种低调,或许能带给江苏一份意外的惊喜。 长春是任何中甲对手所不能小视的一支球队。如果不是上赛季前半段丢分太多,长春或许今年已是中超球队。上赛季前半段长春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队中多名主力参加国奥队比赛,但4名国奥球员回归后,长春在下半段突飞猛进,连胜6场,包括客场大胜领头羊武汉,最终长春获得了第6名的成绩。本赛季初,国奥主力门将杨君加盟加盟长春,加上王栋、杜震宇、曹明、张宝峰,这样长春就拥有了5名前国奥队员(其中杜震宇和曹明据说已经入选了朱广沪最新一期国家队40人大名单),这在中甲当中绝对算得上是个豪华阵容。 作为一支升班马,上海九城本不该进入冲超热门的范围之内,但这支中甲新军却掀起了今年球员转会市场上的一轮风暴,除了引进祁宏、江津两名大牌球星外,还将姜坤、唐田、武明等一班中超悍将收入囊中。上海队的一系列动作在让人咋舌的同时,也留给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毕竟从实力上而言,该队具备了克隆中远的所有条件。 看点2 大牌球员如何自证身价 今年的中甲赛场,大牌注定将成为一道绚目的风景。由于今年国内足球大环境不好,许多昔日的大牌球员失去在中超的位置后,只能到中甲来找饭碗。买入价格低廉、工资水平也不高,让大牌们在中甲有了广阔的市场,所以今年的中甲,买大腕成为各俱乐部的共同爱好。 江津、祁宏去了上海九城,安琦去了大连长波,姚夏去了成都五牛,杨君去了长春亚泰……在今年的中甲赛场上,球迷可以见到很多以往只能在中超才能看见的熟悉面孔。大牌们屈身中甲也有自己的无奈,对于这些在中超失去位置的大牌而言,如今的市场早已不是卖方市场,如果他们再挑三拣四就将面临下岗的危机。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初杨君联系到长春亚泰后会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毕竟,有球踢总比没球踢好。 大牌屈身中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中甲俱乐部选择大牌则意图明确,归纳起来无外乎是提升自身实力或开发市场两种目的。上海九城本赛季引进江津、祁宏两名大牌,是看中他们的实力和经验,为球队冲超增添砝码。而大连长波租借安琦,主要看中的就是他的市场价值。以大连长波的实力,本赛季肯定冲超无望,但为了挽留住球迷,于是打起了安琦这张牌,安琦在大连球迷,特别是年轻球迷中有广泛的号召力。长波引进安琦后,还计划将主场从金州体育场迁至大连某高校体育场,这一系列举措的市场开发目标不言而喻。 很难想象,如果今年的中甲联赛没有这些大牌的加盟,将遭遇怎样的冷场。虽然现在不能保证今年中甲上座率比去年会有大幅提高,但这些大牌总会吸引一些球迷的眼球。大牌永远是票房最有力的保障,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看点3 上海九城能否再创奇迹 组队一年就从乙级升到中甲,上海九城队创造了一个奇迹,然而,九城队似乎并不满足这样的奇迹。作为一支中甲新军,九城赛季前斥资1300万元,先后购入祁宏、江津等重量级人物,在普遍萧条的国内球员转会市场上,九城的大手笔在圈内引起了极大关注。而九城也丝毫不掩饰他们的野心,从董事长到总经理,从主教练到球员,九城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今年如何冲超,甚至有人还说出了“三年三夺冠”的口号——去年是乙级冠军,今年要当中甲冠军,明年就是中超冠军。 一支年轻的球队表现得如此张扬,在中国足坛并不多见,谈起这支充满激情的球队,就不能不说这支球队的领导层。九城队老板朱骏以网络起家,是IT界的风云人物,朱骏所掌控的“第九城市”去年12月15日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即大幅增长16.2%,这为该企业股市的圈钱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着九城队的经济状况,朱骏本人甚至上了“福布斯”财富榜。朱骏搞足球充满激情与理想,其做法、思路也打破常规,可以说,他的个性决定了决定了九城不会按常理出牌。 但朱骏在股市上的成功就一定能带到足球场上吗?说实话,对一支新军而言,如此“放卫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九城的优势很突出,但劣势同样明显,九城队领导层是第一次进入职业足球圈子,而主教练朱明亮也有脱离足球一线工作10年的巨大时间断层。对照其他中甲俱乐部,九城明显缺乏长期职业联赛的经验,朱骏是有钱人,但他的财富更多体现在股市上。九城不具备像2001年中远那样“烧钱”的条件,九城即使“烧钱”,事实上也“烧”不过中甲圈子中那些国有企业。最令人担忧的是球队上下的心态,朱骏和俱乐部总经理周军、球队主帅朱明亮都把冲超的困难想得过于简单。 看点4 日之泉如何替广东足球正名 去年联赛开打前,17支中甲球队中广东占据了4个名额,外界普遍认为广东足球从此将摆脱持续多年的低迷,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然而仅仅过去一个赛季,东城降级,科健解散,中邦远走上海,广东足坛如今只剩下日之泉一支中甲独苗。 与另外三支球队的命运不同,日之泉上赛季扮演了一个逆市上扬的角色,虽然最终冲超功亏一篑,但日之泉年轻球员的出色表现让广州球迷似乎又看见了十年前太阳神队的身影。在日之泉去年的17场主场比赛中,入场观众达到了23.2万人,平均每场14000名观众,仅次于1995年广州足球最鼎盛的时候。 球迷的回归,再加上广州市委、市政府及市体育局都对日之泉队的前景十分重视,让俱乐部在年初的动员会上明确提出了全力冲超的目标。 然而,在外部环境看似一片利好之时,日之泉今年的第一轮危机却悄然而至。新赛季开赛在即,球队的招商进展却步入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球队的球衣胸前背后广告、副冠名权以及主场广告牌等招商项目至今无人问津。更糟糕的是,日之泉队在联赛开打前始终无法进入最佳状态。卢琳、黎志星和贺毅辉三名队员由于入选广东十运队,缺席了日之泉队大部分时间的集训,与其他队友的配合稍显生疏;另外,后防中坚戴宪荣和黄志毅两人脚伤仍未痊愈。在外援的选择上,日之泉也是在最后时刻才确定下来,外援与球队磨合的时间有限。可以说,在冲超诸支热门队中,日之泉的准备是最仓促的。 与厦门市政府投入1500万元真金白银不同,广州市有关方面的关注似乎只停留在表面上,这种反差产生的心理失落对日之泉队的士气无疑将会是一个打击。如今日之泉高层对形势愈发有了清晰的判断,老板林勤表示,就算今年一分钱的赞助都没有,日之泉也将全力冲超。只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之泉队还能保持一份必胜的信心吗?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魏必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