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网球国家队求变的契机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0月04日06:08 新京报 |
10天前,库兹涅佐娃如履薄冰地击败李娜后扔下一句话,“我觉得我是在和世界排名前5位的选手打比赛。” 不管美网冠军的话里有多少恭维成分,10天后李娜改写了中国网球的里程碑,完成了从1995年到1998年易景茜和李芳先后6次失之交臂的大任,却是一个铁定的事实。 尽管广州网球赛只是WTA的一个3级赛事,但是,按照李婷和孙甜甜的说法,一个奥运会冠军可能还抵不上一个大满贯赛事的8强,以这个标准来换算,17万美元总奖金、125个冠军积分的广州公开赛应该还是有着十足的成色。不过,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选手,竟然还不是国家队的一员,则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网球国家队还是一种计划体制下的运作方式。尤其是成绩比较突出的女队,基本上是由国家出钱安排队员出国打比赛,时间一长,大部分人也就自然地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反正是听从上面安排,让练就练、让打就打。李婷就不止一次地说过,什么事情都要听安排、服从上级领导的派遣。但李娜偏偏就是一个天赋极高的性格化球员,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她两年前梗着脖子一怒挂拍,两年后当她输给郑洁之后的一句“我输球就是因为我不是国家队队员”,又语惊四座。不服从命令、不好管理、个人自由主义的东西太多,在很多领导眼里,李娜就是一个“刺头”,这样的人似乎注定就缺少和国家队的缘分,不仅仅是网球界,整个中国体育圈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李娜的实力大家心知肚明,即使是郑洁也承认她的水平不在自己之下。但天才也需要发挥的空间,在还没有任何职业化迹象的中国网球界,国家队暂时还是惟一出路。像李娜这样的选手,没有足够的国际比赛就无从提高,这也是李娜苦恼而迷茫的地方。这同样也是有关方面为难而犹豫的所在:到底能不能把一个“问题球员”召入国家队? 最近以来一直在四处奔走的孙晋芳让人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她提出,可以对国家教练的体制进行改革,允许地方队队员上调国家队时本人的主管教练同时进入,并且职责不变。 许多业内人士开玩笑说,这其实就是为李娜进国家队专门铺的一条路。其实,即使孙晋芳的这个提议最后得以通过,也不过是解决了李娜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以目前国家队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说,李娜进了国家队能不能适应这种氛围,在新的问题出现的时候能不能应对,都是一个疑问。 放眼国内,一个敢于喊出要冲进世界排名前50位的球员可能只有李娜。国家队要为李娜开门,不仅是简单地提供更多机会的问题,国家队自身的结构也应该有所调整、变通,更有弹性的管理运作方式才能包容万千。而李娜,正好是国家队求变的一个契机。 但愿这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