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报:撑场面的是“球迷”吗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16:13 《足球》报 | |||||||||
舒桂林 北京的球市突然火了起来,上场比赛入场人数甚至超过了开幕式。亚足联和中国足协的官员们脸上都乐开了花,形势看来不是小好,是大好。然而,歌舞升平当中,也有一些人忍不住质疑:这些突然多起来的球迷,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是否被组织免费进场的,是否领了50元或100元的“误工费”,没人得出定论。不过,从工体门口停得密密麻麻的专用大巴,从“球迷”们绝大多数是学生面孔,从他们的统一着装,人们还是不难看出某些迹象。与此相对应的是,京城报纸披露,组织“球迷”进场的费用,“将由北京市财政支出”。 不组织球迷进场,球场将空空荡荡;组织球迷进场,“市财政”又只能充当冤大头。这真是两难,两害相权取其轻,当然可以理解。毕竟,咱们是头一回当亚洲杯的东道主,哪怕是为了面子,作出点牺牲也值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举办亚洲杯,不能仅仅是为了面子。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不仔细盘算投入产出,不计算清楚能否赚钱,就轻易地申请举办洲际大赛,是会被人背后骂作傻帽的。面子是要到了,里子却没了。 因为举办欧洲杯,葡萄牙据说是赚了8亿欧元。这回举办亚洲杯,中国赚了多少钱?没人做这方面的文章,事实上可能也无法做这类文章。因为咱们的操作,通常都是看不见的,是按潜规则执行的,一般人是根本算不出来的。 由此想到,咱们刚直不阿的审计署,能否审计审计亚洲杯。能否真审计出什么问题难说,至少要让大家看个明白,那大把大把钞票,都是怎么花出去的。 这并非没有先例,当年皇马作客香港,我亲眼在香港的报纸上看到了一项项类似会计报表的数据,小到客队住宿费用,都是要公之于众的。 虽是国家的钱,账总是要算清楚的。需要说明的是,算到最后,亏大了,今后就不要再举办类似赛事了,国家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呢。可以争面子的,不只是举办体育赛事。 还可以举一例子,深圳某公司日前承办了一场查尔顿与深圳队的赛事,结果没赚什么钱,该公司感慨,下回再办类似赛事,要一万个小心。咱们举办亚洲杯,若是能拿出民营企业家的谨慎劲儿,那将是一大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