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青队1:0小胜韩国之后,沈祥福已成了足坛“抗韩英雄”,一时间仿佛“恐韩症”已经烟消云散。
其实中国足球的“恐韩”只是针对成年队所言,并不涵盖中韩青年军的对抗。且不说80年代贾秀全、高洪波那支青年军抗韩战绩不错,就连1993年中青队也有过4:0大胜韩国队的纪录,当时于根伟、小李明、曲圣卿、姚夏、李小鹏等人都在阵中,庞利还上演了帽子戏法。
显然,中青队击败韩国固然可喜可贺,但真要将之上升到中青队改写20年遇韩不胜史的高度,那就有些言过其辞了。首先于根传等人就会提出质疑,要说赢,谁也没有他们赢得漂亮,赢得过瘾,只不过,他们这拨人底气不足的是在步入国奥一级对抗中马上便被韩国甩开一段距离,从国青到国奥,也就两年时间,中韩实力对比马上由大优变为绝对劣势,不管这有多么不可思议,反正已是既成事实。
中国足球的青年军战绩一向比成年队好,希望之星多多,但成大器者甚少,对于圈外人来说,这始终是一个谜团。要让我作个解释,我只能说也许中国足球在青年队出成绩方面有自己的独到功夫。拔苗助长也好,锦标主义也罢,反正中国足球青少年球队向来是重成绩重名次,轻基础轻个性,培养出来的“优秀产品”以后的再发展的空间实在相当有限。所以,对于眼下这支中青队“骄人”的抗韩业绩,我们的乐观还是谨慎一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