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英元
“退吧!”我在心底暗自低语。这种邪恶的念头闪过脑海不止一次,它验证着我的恐惧,也嘲弄着我的无力。
此时此刻,我踉踉跄跄在大连100公里越野赛的CP6到CP7之间(新浪编者注:CP为check point缩写,意为检查站),距离终点还有大概35公里。
夜色已深,略有薄雾,农历三月二十的月亮挂在海上,照不清脚下的路。或者因为,脚下本来就没有路。上山,怪石嶙峋;下山,碎石遍地;即使走在山脊,也要小心翼翼,因为两侧都是山崖,黑漆漆难以见底。
我感到胃痛,不知道是该归咎于喝下去的凉水,还是因为心虚。我开始质疑,质疑自己来跑大连100的意义。尽管现在敲字的时候字斟句酌,但实际上忘不了当时心态:穷尽一切理由,只是为了退却。十天前我刚在新西兰走完百公里毅行,左脚后跟内出血,赛程过半吃了止疼片,做了包裹。比赛前我迟疑自己来不来大连,甚至打电话请大连100创始人于雷见谅我难以成行。我一边为退赛找理由,一边开始诅咒赛道,已经把自己的一点小伤作为值得庆幸的借口,无比期待早点走到有后援车的地方,开始想象着退赛以后赶紧回到民航假日的海景房洗洗睡倒。然而另一方面,我知道自己崩溃了,退赛的念头,就像一个艳丽女巫下的蛊,你把灵魂给她,她把肉体给你。
当人开始堕落的时候,会觉得地狱就是天堂。地狱朝下,天堂朝上。因为软弱而退赛恰如自由落体,坚持一步步爬升才是百公里的意义。
思想上退赛,等同于退赛。61公里的cp6,到72公里的cp7,我用了3小时50分,完成了846米上升和727米下降,也清清楚楚、刻骨体味了自己的怂。
赛后我在朋友圈里写道,要想体验刻骨,就来大连100,因为它是中国越野跑的标杆赛事。
赛事标杆何以炼成
如果我没有跑完大连这依山傍海的100公里,我不会用“标杆”这样的字眼来赞誉。事实上,尽管国内越野跑运动飞速发展,但优秀的赛事还是寥寥无几。年初我参与评选了2013年度中国越野跑大奖,把去年一应赛事仔细捋了一遍。发现国内百公里赛事往往存在以下缺点:一,怕担风险,政府部门和赛事主办方往往在关门时间上设置障碍,让比赛不跨夜;二,赛程缩水,不少号称百公里的赛事不仅缺乏爬升,而且赛道长度不足90公里,让比赛在失去精准的同时,也失去专业性;三,组织粗糙,不少赛事途中缺乏有力的食水补给,甚至出现过不按计划设置补给站的情况,增大了比赛风险性。
实际上,越野跑的魅力首先来自夜跑,欧洲最知名的UTMB(环勃朗峰168公里)和亚洲最具难度的UTMF(环富士山161公里)都在下午起跑,参赛选手无论水平高低,都需要接受夜路的挑战。反观国内,即使运艳桥、杨家根这样的强手,即便能在香港100和北京100上赢取冠军,也都是一个白昼的征战。由于赛制原因,他们几乎不必训练夜跑,就能称霸国内越野跑赛。其次,越野跑的专业性正出自其距离的精准,我在欧洲、澳洲,甚至香港参加的百公里,纵然赛道难易程度不同,但均未发现距离缩水或者随意标注赛程的问题。每个有经验的跑者,都是依据距离和爬升数据,来分配体力和摄入补给的。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很难想象,在一圈只有350米长的田径场上可以办奥运会。换句话说,350米的田径场,也就能办办幼稚园的比赛。再者,关于补给,这是长距离耐力赛事的生命线。赛程越艰难,补给越重要。很多时候,生存(继续)还是死亡(退赛),取决于补给站和医疗站。
出于对官本位国情的理解以及对一些国人做事爱糊弄的体会,我并不期待国内三五年内能出现UTMB、UTMF这样的经典赛事。往往推荐内地越野跑者去参加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香港100等赛事,还有一些赛程较短、组织得力的跑山赛,譬如西湖跑山赛。我期待国内也能涌现出伟大的耐力赛,比如在香格里拉、在贡嘎、在北疆,雪山环绕风光迤逦,赛道资源得天独厚。可惜,期待还只是期待。同时,我也鞭策自己能尽量多地去亲身体验一些口碑不错的赛事,比如大连100。
大连100是大连跑友于雷创办的。于雷是典型的大连人,用他的话说,大连人的优良传统就是“头拱地做事”。这种传统也体现在他自己的运动生涯里,出身赛艇运动员的于雷,退役后依然热爱山野和运动。他非但没像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迅速发福,大腹便便,反而爱上了更有挑战性的长距离越野跑。于雷2012年作为第一批远赴意大利完赛330公里巨人之旅赛事的中国人,用令人赞叹的成绩和不骄不矜的态度,赢得了众多跑者的心。就像吴秀华创办香港一百、镝木毅创办UTMF一样,于雷去年成功创办了大连一百,今年是第二届。
办100公里越野跑,比跑100公里越野赛,要难上何止百倍。从赛道的勘定,项目的备案,参赛报名系统的建立,到各种物料的制作和布置,志愿者的组织以及公关推广,太多细碎的事项,需要一步步攻关,一件件完成。由于越野跑运动兴起速度很快,国内有许多百公里赛事的创意,但付诸实践的很少,取得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是因为,没有对越野跑的热爱,根本无法投入全部精力去完成这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系统工作。完赛巨人之旅的大连跑者于雷,不缺乏这种热爱、激情和耐心,他“头拱地做事”,打造出大连一百赛事。由于筹措得力,组织精心,大连100去年已成为UTMB的积分赛,完成百公里的参赛选手可以拿到3个积分。
去年由于时间冲突,我没能赶上首届大连100。但我能感受到于雷的热情,能感受到许许多多跑者对赛事的支持。你爱跑者,跑者就爱你,你为跑者精心组织比赛,跑者就会不远千里前往支持!港百是这样,连百也是这样。或许因为,在中华大地上,好的百公里赛事太少了,已经难以满足跑者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对于百公里来说,我不是新新手,而是一只老菜鸟。这次大连100是我参加的第6个百公里赛事,这还不包括跑完80%赛程,惨遭关门的TNF100和香格里拉100。正是出于对优秀赛事的渴望,我克服了自己的倦怠和慵懒,赛前一天奔赴大连。
傍晚出机场的时候,遇到运艳桥。艳桥是去年连百冠军,他告诉我,今年不打算跑了,身体不大舒服。去年他10个半小时完赛,感觉线路比香港100容易些。小桥的话,让我的心态松弛了不少,因为我对赛道没做任何功课,甚至只带了一双泰尼卡跑鞋,连创可贴都没带。心想如果比赛比港百简单的话,20小时甚至更短完赛都有可能。
领完装备包,就去大连民航疗养院的体育馆听技术说明会。尽管我和于峰到时说明会已经快开完了,但我还是被来自五湖四海、席地而坐的跑友所震动。这也是一种眼见为实的感动。
赛道体验出乎意料
比赛早晨5点半发枪。由于我们就住在起点附近的民航假日酒店,所以不用太早起床。我把闹钟定到4点半,可不到4点就醒来,怕影响同屋的老于休息,我摸黑穿上装备,就着酸奶啃昨晚买的面包。
老于也是习惯于为别人着想的人。他被我吵醒,还没醒透就打开刺眼的顶灯,胳膊遮眼继续眯了会儿。为了让我踏实准备。我俩一块下楼时,才五点来钟,天已大亮。大连100不愧是目前内地最早迎接日出的百公里。十天前,我在新西兰陶波胡参加百公里毅行,6点发枪,7点半才蒙蒙亮。有对比,才幸福,我把准备好的头灯塞回半程的更换包,轻装上阵。
设在付家庄海滨公园的起点,已是人声鼎沸,我不算兴奋,默默往人群后面稍。还是遇见了许多老朋友,马德民、周斌、咖啡勺子、杨勇、SKY、章超慧、齐婧、北黑、李晨,握手言欢,合影留念。存完装备,又迎面撞上主持人党琦,这是中国铁三冠军,也是义务助阵中国越野跑的明星主持人。我向党琦夸下海口:终点见。彼时还没想到,这次险些无法跑向终点。
5点一刻,集体热身,5点半,我和麻麻鱼(泰尼卡市场总监周斌)一起跑出起点的拱门。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