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行恰如生活 必须心中有爱

http://sports.sina.com.cn  2013年11月22日17:29  新浪户外微博
距离终点还有700m,此时所有的伤痛都抛在脑后。距离终点还有700m,此时所有的伤痛都抛在脑后。
终点前嗨一下。终点前嗨一下。

  带着这份感动,翻越大帽山,下山的盘山公路上,远远就看到陈明、莫非和开勇,摄影师任涛在山脚下看包并等待我们。我们一行7人边走边聊,还到路边的水龙头处洗了洗脸。也曾见到不走盘山公路,而选择直切下坡下山的行者,这不过是选项之一,已经走了80公里到这里的,都是好汉,少走几步的想法谁都有,很正常。

  到了cp8,宝爷处理了脚上的伤,脚底靠近大趾和小趾末端的位置已经破损。其实比赛前,我就以亲身经历告诫诸位队友要注意脚部预防磨伤,因为我港百完赛后,脚底板前部几乎全烂了(注:初次百公里未更换袜子,汗湿后磨损更为严重)。宝爷当时说,自己脚上老茧很厚,跑马拉松从来没有起过水泡。今天也算破了例,不过,能忍住这脚底板的钻心疼痛,持续走向终点,这种毅力也非同凡响。

  前面还有20公里,但最难的山都已被我们抛在身后。胜利在望!我和宝平兄很兴奋,甚至开了一罐后援团带来的啤酒。不过我也有失策之处,换回了之前那双鞋底较软较轻便的跑鞋,殊不知脚走到此刻已经非常需要牢靠的防护,即使换鞋也应该换大底更坚实、缓冲性更强的鞋子。从硬到软,非常不适应!

  五、爱在日落前

  cp8到cp9的不到10公里,几乎全程是公路下坡。有些跑者很喜欢这样的下坡路,而我们却不行。脚板有伤,腿脚发软,核心肌群乏力,几乎已难以保持标准的跑步姿态。而这种坡度较大的水泥路,更需要控制好跑步姿态,否则只会让伤痛加重。

  由于港百的赛道到大帽山就终止,所以这剩下的20公里,对我而言也是全新征程。我走了一段,忽觉内急,就想跑一段到前面去如厕。没想到,大下坡跑得猛了一些,上完厕所居然觉得左侧髋关节隐隐作痛,应该是“墩”着了,看来还是大步流星徒步靠谱。

  此时已近中午11点,宝平兄说,自己越走越困,而且一戴上墨镜就更想睡。我们甚至决定找一块平坦的地方让他小憩一会儿。可宝平兄又担心一躺下“状态就没有了”,只能忍困忍痛朝前走。宝平穿的是一双轻便越野跑鞋,而且全程没有换鞋。在我看来,这个策略也不算最佳。此时,宝平的双脚脚底板也非常疼痛,应该是鞋底和脚板持续摩擦的缘故。宝平虽然一口气能跑74公里,但那毕竟是平路。假如以一步一米来计算,7万4千步即可完成。而这毅行者百公里,大部分山路,可能一步连半米也走不到,所以全程20万步也未必能走完。这对于越野跑能力和经验尚不算丰富的我们来说,确属巨大考验。

  这段路风光很好,一路不断有香港当地骑友埋头爬坡,由于坡度很陡,所以山地车都是前盘放到最小飞,后盘换到最大盘,这是单车爬坡的最省力档位,可还是有不少再走之字形路段,也有少数骑友干脆下车推行。我看这个上坡路段的持续爬升,不弱于北京妙峰山的后七公里爬升。后来我用手机拍了张路标,发现这段路旁边就是大榄越野单车径。难怪有这么多香港骑友来练习山地骑行和公路爬坡。

  辛苦来到cp9,正是烈日炎炎。呆在帐篷里嫌热,在外面又嫌太晒。我们补充了水,喝了热汤,宝爷还吃了止疼片。休整一番后,打卡出发。出发前,宝平大哥用手机给前方的无敌小宇宙队友打了电话,说是cp8到cp9较为简单,cp9到终点要更加难走一些。可是当我们再出发,走在大榄涌水塘边时,却觉得太舒服了。这是一段绿荫覆盖的平坦土路,只有少数地方需留意树根和碎石。我回头看看宝爷,觉得他状态正佳,便加快步幅,如果一直这样走下去,没准28小时不到即可完赛。

  当我想着要快些完赛时,往往说明个人已经到了耐受力的极限。可能大家也皆如此。我们四人,加上从大帽山开始一直陪走的陈明,始终不离不弃走在前后两三米的范围里。而此时我们超越的队伍,大多三三两两,不少队伍早已出现队友因伤退赛,这样就难以保全全队成绩,只能获得个人成绩。

  我们一个一个标距柱数着,每走完一个都暗自兴奋,每想到下面还有十几个标距柱要走,又止不住发愁。这段路的标距柱,已不是麦理浩径的标距柱,而是乐施毅行者自己所设立。同样是500米一个标距柱,只是由Maclehose trail(麦理浩径)变为OTW(注:oxfamtrailwalker乐施毅行者的简称)。

  当我们走到OTW200的柱子时,就意味着完成比赛。可是当走到OTW185附近时,平路已经转换为公路坡道,全队“悲鸣”一片,大家太爱大榄涌水塘岸边平坦的林荫小道了,一看到上坡就止不住要崩溃。相互打气,往上走。爬到OTW188附近时,需要再套上白色橡胶手环(可能是为了防止作弊)。再往上走,更是悲催,连公路坡道也没有了,居然又开始爬山,而且紧接着就是台阶下降。这让大家情何以堪。

  全队完全放弃29小时完赛的想法(走着走着我们的目标范围又宽泛一小时),集体休整。最终,一边走一边蹭地走到终点。任涛和莫非迎上来为我们拍照,我们这才意识到,即将完赛!

  我们0575队的最终成绩是29小时17分08秒,每位队员都拿到宝贵的完赛证书。这个成绩在1200支队伍中,并不算差,甚至排在中上游。因为大部分参赛队伍都是30小时以后完赛。之所以能以比较好的成绩完赛,是因为我们四个“老男孩”都能咬牙,都很稳定,也都维护团队的荣誉和个体的尊严。四个人加在一起,可能一共要走一百万步才能完成香港毅行者。而这一百万步,是我们四人同心协力,忍伤忍痛,一步一步,一起走完的。

  辗转回到住处,已经夜色阑珊,我们已近40小时没有合眼,终于携手走完了香港最为经典的一条越野路径,完成了香港最为成功的团队慈善赛。当晚的庆功宴上,正在香港读大二的女儿为宝爷带来了营养品,她当着我们的面督促宝爷一饮而尽。宝爷虽然疲惫但也遮不住兴奋。他动情说道,你看我的女儿这么优秀,我们父女情深,不曾想年轻时我也吃了不少苦,我年轻时迎难而上的抉择,现在都变成难得的阅历和财富。

  我默默感动,我也是父亲,也思念女儿。而且我想,为什么宝爷这么能咬牙、能吃苦,和近二十年来的这份大爱、这段艰辛经历割裂不开。真正的大爱,往往体现为一种牺牲精神。

  生活就是毅行,家人就是队友,这两者相似相通。

  心中无爱,何以毅行?

  七、感想、致谢

  其实,完成毅行者,并非多么了不起的事。

  这一路走来,我一直在观察那些年青的香港毅行者。男孩,女孩都很多,甚至还带着一些青涩。这不是一个两个年轻人,而是一队一队,一群一群。

  健康有活力的女孩子总会吸引我的目光,我觉得她们非常可爱和时尚。这种时尚不是Prada和Hermes装扮出来的,虽说我心里对这些大牌并无芥蒂,但我总觉得只追求这些不行、不够。

  更为关键的在于,这些年轻的男生女生,并不把完成毅行者当成多么耍酷的一件事,只是在享受其中的过程,以及用团队的精神去奉献爱心的方式。途中,当我们走在鸡公山上时,宝爷坐下来休息,四个身着kaka毅行教室统一服装的女孩子马上附身询问状况,并赠以她们随身携带的电解质糖。这是一队旨在24小时完赛的女孩儿,我们跟了她们大约5公里,一路听她们笑语盈盈,一路看她们身轻如燕。她们真是时尚的,健康的,以及真实的。这才是人类应该葆有的本真!

  我很高兴自己能参与并能和队友一起完成这次砥砺。每次长途跋涉的团队赛事,包括徒步穿越,都会让我发现自己修为不够,这次也是如此。但每次参与本身,于我而言也都是一次洗心革面和心灵充电的过程。

  在此,特别感谢我的队友董宝青、董宝平、张青昇,四个人少了谁都不行;还要感谢后援团陈明、莫非、任涛和开勇。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无法完成。

  感谢为我们全队提供优良装备的Salomon,这款水袋包是我迄今用过最舒服的;感谢我使用的EZON宜准GPS腕表和美瑞克斯等渗能量饮,都是我比赛用惯了的好伙伴。

  我还要感谢一直毅路同行的别的参赛队的队友们,杨明达、李嘉、拉几、无敌小宇宙队,还有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朋友,感谢所有在途中为我们加油的毅行者,感谢一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义工!

  乐施毅行者,是最棒的香港发明!毅路同行者,是教会我 Run for a Reason 的人!

宝爷(右一)的脚很痛,但也要飞起来!宝爷(右一)的脚很痛,但也要飞起来!
29小时17分,四人携手冲线。29小时17分,四人携手冲线。
冲线瞬间,是我们一生难忘的记忆。冲线瞬间,是我们一生难忘的记忆。
终点打卡,记录比赛成绩。终点打卡,记录比赛成绩。
此刻,终点是属于我们四个人的。此刻,终点是属于我们四个人的。
这次宝爷跳了起来!这次宝爷跳了起来!
让新浪和第五频道与毅行者完赛终点合个影。让新浪和第五频道与毅行者完赛终点合个影。
后援团员和毅行队友大合影。左起:任涛,董宝平,董宝青,陈明,莫非,张青昇。后援团员和毅行队友大合影。左起:任涛,董宝平,董宝青,陈明,莫非,张青昇。
登上领奖台,接受乐施会负责人颁发证书。登上领奖台,接受乐施会负责人颁发证书。
与完赛时间合影。与完赛时间合影。
宝爷拼尽全力,完成毅行者后离开终点。宝爷拼尽全力,完成毅行者后离开终点。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