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市场欣欣向荣中暗藏隐患

  仅从近期发生的“驴友”事故,就足以让我们共同来思考:驴友户外出行,安全谁来保障这一问题。去年10月,14名驴友在四川四姑娘山走失,政府花费巨资搜救,媒体围绕搜救费用谁来埋单争论得沸沸扬扬;本月12日早上8时,济南“鸿飞户外”俱乐部13名(5男8女)驴友从泰山天烛峰景区非正规驴友通道进山。两名驴友与队友分离后,下山过程中因路被雪埋而迷路。一位女驴友坠崖身亡,命归泰山;本月25日,一辆河南牌照的旅游大巴载着一群驴友行至山西晋城境内的时候,翻下路侧约50米的深沟,酿成15死19伤的惨剧。

  全国登山户外运动市场可谓是欣欣向荣中暗藏杀机和隐患。笔者近期对上海户外运动市场做了一番调查后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登山户外运动行业已初具规模。自登山户外运动引进上海以来,其形式从单纯的野营野炊、徒步穿越和各种登山活动扩展到攀岩、速降、溯溪、探洞、拓展培训、登山探险等项目,登山户外运动以其自然、健康的特点得到了上海市民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有几十家户外俱乐部,三十多个团队拓展训练基地,十几家正常运营的攀岩场馆,近300个国内外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以及每年近百余万的户外运动出行人群规模,发展前景良好,潜力巨大。

  上海户外运动行业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同样隐患丛生,仅从近几年上海所发生的户外运动重大事故中就可见一斑:2006年11月,上海白浪俱乐部负责人攀登哈巴雪山滑坠身亡;2009年8月,上海高远俱乐部组织驴友穿越炉西峡,造成三名参与者溺水身亡;2010年12月,复旦大学学生户外团队在黄山走失,造成搜救民警身亡;2011年10月,14名(其中3名上海籍)驴友在四川四姑娘山走失,政府花巨资搜救;自2007年以来,上海地区攀岩场、拓展训练基地还发生了十余起摔伤骨折等人身伤害事故。

  安全意识 淡薄缺失

  笔者分析以上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在于:户外运动参与人群急剧扩大,参与人安全意识淡薄、户外知识缺失、盲目跟从;组织机构准入门槛低,组织者专业技能有限且鱼龙混杂,随意组队;行业内无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和出行保障,监管无力。

  那么,如何才能让登山户外运动从目前的无序中走出来?如何尽量减少户外风险、尤其是人为造成的风险呢?在一次又一次的沉重代价面前,这些问题已不容回避。

  根据对上海这个行业的深入了解后发现,作为经上海市体育局批准,在上海市民政局、社团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专门从事登山、攀岩、登高、拓展等运动项目管理工作的市级专业性社团法人组织——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致力于户外运动相关活动的规范工作:2008年8月,这一协会牵头建立《上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自律公约》;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协会与中国登山协会联合举办了户外基础技能、户外指导员、攀岩教练员等11期持证专业培训班,共培训专业人员251人;自2008年起,协会共举办8场大型户外运动赛事,约5000人参加。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专业的技术保障,协会所组织的培训和大型活动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并且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获得了广大户外爱好者的好评。

  可以说,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举措,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登山户外运动管理条件和经验。

  笔者认为,上述情况所反映的种种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是登山户外运动的迅猛发展与管理和法规相对滞后这一矛盾的深刻反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登山户外运动内涵丰富,边界模糊,其姓“体”还是姓“游”尚无权威定论,这就更给统一管理、解决问题带来了困难。由此,笔者建议,在建立完善统一的归口管理及相应法规尚待时日的情况下,先由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如市体育局)授权,明确由行业协会牵头,从源头管理抓起,采取必要措施,为促进我市登山户外运动健康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具体建议

  普及户外知识 提高风险意识

  由于登山户外运动涉及到诸如地理环境、气象条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故其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它除了要求参与人具有一定的体能素质外,还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及应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参与这项运动决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郊游或旅游活动,参与人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足够的风险意识。这一切基本的户外知识还有待于宣传普及,使更多的准备踏入户外的“新驴”在出行前首先懂得“户外很精彩,参与须谨慎”。

  建立报备制度 设置准入门槛

  明确由行业协会作为登山户外运动的统一报备机构。

  由报备机构建立统一的户外活动登记制度,针对上海市从事登山户外运动的俱乐部、公司、相关机构以及俱乐部、公司及相关机构所组织的登山户外运动活动和赛事进行报备。其内容包括组织单位、活动方案、安全措施、人员状况、保险和领队配置、交通车辆及基本装备等方面。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登山户外活动信息系统,制定相应的准入标准,以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打下基础。

  明确监管主体,实行出行备案制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指导登山户外运动从业人员科学规范运营,提高危险防范能力,保障户外运动事故发生的有效救援;另一方面,通过备案制度和实行源头管理,统计汇总户外运动的数据,以供相关部门决策。

  进行业务指导 实施专业培训

  明确由行业协会作为登山户外运动统一的业务咨询和培训机构。

  据目前了解,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已取得中国登山协会授权,联合举办了多期上海市关于登山户外运动的专业培训课程(包括户外基础技能、户外指导员以及攀岩教练员培训班等)。上登协已具备了登山户外活动培训的基础条件。由此笔者建议,由市登协牵头建立上海市自有的登山户外运动培训体系,按照上海登山户外运动的实际需求,集中业内的专家,组织完善的培训。并颁发由上海市劳动人事部门认可的从业证书,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海市登山户外运动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高登山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风险防范能力。

  此外,目前社会上各类保险五花八门,笔者还建议通过发挥协会的纽带作用,推动适合登山户外运动的针对性保险产品出台,同时加强宣传风险防范意识,细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合理合法的救援机制。

  相应法规标准 实施规范管理

  当前,大多数上海登山户外运动的从业机构从法律角度来说,都没有获得合法经营权,甚至有些单位及个人通过网站、论坛、QQ的方式招徕会员、组织出行,而与此配套的统一法规和制度又明显滞后。因此,笔者建议在建立出行备案制度、培训体系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出台《上海市户外运动管理办法》,从注册资质、安全管理、会员服务、从业人员执证等方面来规范登山户外运动从业单位的运营。

  随着上述工作的进展,逐步制定上海市户外运动相关标准。以便于协会顺利开展工作,依规办事、依法管理,从而保障户外出行人安全,促使上海登山户外运动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注新浪户外(微博),了解更多户外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