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冬季运动的受重视程度还是有限。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操作性的方法和政策。没有政策扶持,就没有资金、教练、场地、器材和人才储备。目前我们的策略,就是选择成本相对较低、奖牌见效快的一些项目先行取得突破,但对整个国家的冬季项目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
第22届冬奥会的圣火在北京时间24日凌晨在俄罗斯的索契缓缓熄灭,为期17天的索契冬奥会也正式落下了帷幕。虽然相比起温哥华冬奥会上的5枚金牌,中国代表团未能在本届比赛中完成超越,但收获了9枚奖牌的中国队依旧排在了奖牌榜上的第11位,力压近邻日本和韩国。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雪上项目依旧弱势,从竞技到社会普及,至今没有找到一条合理的发展线路。但机遇总和困难并存,申办2022年冬奥会或将成为中国冰雪项目飞跃的基石。
真正意义的“亚洲老大”
本届索契冬奥会是中国代表团在历史上第10次出现在冬奥的赛场之上。3枚金牌、4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成绩仅次于中国队在4年前温哥华冬奥会上所取得的5金佳绩,位列10次冬奥之旅中的第二位。
单纯从奖牌数上来比较,中国队本届比赛的表现可能比不上4年前的温哥华,但在亚洲范围之内,中国队在冬奥会上的地位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翻开冬奥会的历史,中国队在10届比赛中所取得的53枚奖牌也帮助我们力压日本和韩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亚洲老大”。
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队在具体项目上所取得的突破。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张虹[微博]在女子1000米速度滑冰项目中拿到的那枚沉甸甸的金牌。当张虹站上索契的最高领奖台时,她一偿叶乔波[微博]、王曼丽等几代速度滑冰选手的金牌夙愿,也结束了中国对一枚速度滑冰金牌长达34年的等待。
而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也在本届比赛上再次崛起,韩天宇[微博]的1500米银牌、武大靖[微博]的男子500米银牌以及4个小伙子合力拼下的一枚5000米接力铜牌,都让人们对男子短道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过中国队所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同时充分暴露了中国目前在雪上项目上的严重不足。在雪上项目上,中国队只获得了2枚奖牌,且均来自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这个单一的项目。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肖天就表示,在自由式滑雪上未能获得金牌是本届比赛中的一个遗憾,“我们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在参赛一瞬间的心态以及项目规律的认识上,仍然与欧洲选手有差距。”
同时肖天也坦言,中国在雪上项目上整体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少项目的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本届冬奥会设有7个大项、15个分项和98个小项,但中国队只在3个大项、9个小项中获得了奖牌。类似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与欧洲国家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与亚洲国家相比差距也不小。从整体情况来看,受限于经济、自然等条件的制约,中国冰雪运动基础还非常薄弱。”
氛围差、缺政策、没资金
诚如肖天所言,中国在雪上项目的发展的确受到了诸多条件的限制。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首当其冲。
虽然在过去的10年间,滑雪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已经逐渐为国人所认知,并且也兴建起了一大批滑雪场地。但这些滑雪场依旧还是集中在东北以及华北的部分地区,在这其中还有许多是只能满足大众体验滑雪需求的场地,尚且无法达不到运动员日常训练以及比赛的要求。
就算是寒冷的东三省,也未必是适合雪上项目的理想之地,一位奥地利高山滑雪教练在考察过中国的自然条件之后坦言这里的雪并不适合冬奥会项目的开展,原因就是这里实在太冷了。极度严寒的天气同样也不适合在户外开展雪上运动项目。因此,在自然条件上中国可以说是“先天不足”。
除去外在因素的不足,竞赛项目上的“金牌效益”至今依旧存在。《人民日报》此前就撰文称:“我们取得较好成绩的项目,往往是相对容易开展而且较短时间就可以见到成效的那些。很多老冰雪人将其称之为‘打快拳’,至于需要硬碰硬且较长时间才能出成绩的项目往往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
如果说项目普及不足和各省市参与程度不够制约了中国冰雪项目的发展,那么缺少高水平的教练员也在阻碍着中国冰雪运动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郭铭玉在接受《人民网[微博]》采访时说:“项目的发展需要高水平的教练,我们国家冰雪项目起步比较晚,许多项目都属于舶来品,本土教练想要达到国际大赛的训练水平,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研究和提高。”据悉,在本次冬奥会上,中国越野滑雪队只有李晓明一名教练。男队、女队、长距离和短距离都是他一个人教,而在国外运动队由专人完成的打蜡、磨板工作,也只能由李晓明自己完成。
当然,中国缺乏雪上项目的文化氛围,这也是导致我们雪上项目始终处于一个羸弱状态的原因。郭铭玉表示,“在欧美,冰雪项目的普及程度远远领先于中国,小孩刚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学习滑雪了,而老年人只要身体允许,也会在冰场上寻找乐趣。而在中国,雪上项目的氛围却依旧稀薄,冬季运动的受重视程度也还是有限。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操作性的方法和政策。没有政策扶持,就没有资金、教练、场地、器材和人才储备。”
当然,开展冰雪项目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网易副总编颜强就表示冬季项目的运动成本要普遍比夏季项目更高,“一双冰鞋、一套滑雪装备的价钱就是很多人所难以承担的了,更别提一套冰球装备。所以中国官方的策略,就是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一些项目先行取得突破,但对整个国家的冬季项目水平的提升,这样的推动作用非常有限。”
办冬奥将创新选材机制
面对中国目前“冰强雪弱”的情况,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对于中国来说则是发展冬季项目的一个更大的契机。
目前,“北冰南展”的政策持续推行,已经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冰雪项目,从而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之内完成冰雪项目的普及。
如果2022年的冬奥会能够顺利落户中国,那么势必将加快许多冬季项目的发展建设。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此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明年7月国际奥委会[微博]将决定2022年冬奥会承办权的归属,届时还将留给中国7年的准备时间,“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正着手准备成立雪车雪橇、北欧两项、跳台滑雪等项目的协会,北京和张家口获得承办权后再组队也能赶上。在目前这样政府主导、系统训练的条件下,我觉得7年的时间足够出成绩,而且成绩也不会太差,对此我充满了信心。”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认为如果中国申奥成功,这将给中国带来冰雪项目发展的黄金时间,“申办冬奥会将吸引成千上万人参加冰雪项目,冬奥会对冰雪运动的促进不会只局限在北京,这种作用将会辐射全国。”
目前,我国我国冰雪运动普及程度不高,本次冬奥会中国的运动员几乎全部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和解放军。南方[微博]的冬季队伍在全国也仅有两三支,平时连比赛都没得打,难以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积累实战经验的途径少之又少。
按照郭铭玉的话说,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将对中国冰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成功申办冬奥会,就可以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调动更多有条件的省市,都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最终能在全国形成一个多强竞争的良好格局,我想这将对我国冬季项目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帮助。”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