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记者 钱业 张昆龙) 在从不下雪的热带国家,一样可以走出雪橇奥运之队;在伤病的巨大痛苦之下,依然可以创造突破历史的成绩;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冬奥会赛场,依然会有陌生人伸出援手;在已过不惑的年纪,依然可以成为奥林匹克的传奇……
2014年索契冬奥会即将闭幕,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让观众尖叫喝彩,无数领奖台上的微笑与泪水让观众随着动容,但无论参与者还是旁观者,每个人都只能经历奥运历史长河中的一小部分,最终铭刻在内心的往往不是赛场上比拼的瞬间,而是那些令人感动的温情时刻。
无论是借钱参赛的牙买加雪橇队,还是走出自杀阴霾的美国选手霍克姆博,他们的经历都在告诉世人,奥林匹克与金钱、国界甚至健康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有一颗追梦的心。
跨越气温 无雪牙买加 雪橇队借钱参赛
虽然牙买加是全年平均气温在27℃左右的热带岛国,虽然那里从不下雪,但那里却有一支能够站上冬奥会舞台的牙买加雪橇队。
1988年,牙买加有舵雪橇队第一次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为当年的冬奥会举办地卡尔加里带去了一丝阳光。牙买加选手用草坡代替滑道练习,还把自己关在冰库里体会冰天雪地的滋味。他们的故事后来还被迪斯尼改编成了励志电影《冰凉的跑道》。
2014年的索契,46岁的老将温斯顿·沃茨和他的两个年轻队友希望续写26年前的传奇。从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到索契,他们的每一步都有故事。他们不得不四处祈求、打下欠条才筹到了来到索契的费用,更不幸的是,他们在来的路上还丢失了行李,但这都没能阻止他们重返冬奥会。
虽然最终排名垫底,但温斯顿表示无论输赢,只要能来到这里就已经很高兴。
“我们不是一群小丑,我们是一群对胜利渴望的人。我们是和瑞士队、德国队一样,是以严肃态度来参赛的选手。”温斯顿说。
在牙买加雪橇队发布重返冬奥会的讯息后,英国有舵雪橇教练加里安德森对BBC(英国广播公司)说,能在冬奥赛场上看到那些没有冬季运动传统的国家与冬奥大国同台竞争,自己内心充满感动。
“尤其当我知道,他们是依靠网上募捐才筹集到参赛资金后,更感觉能与他们同场竞技是桩激动人心的事。”加里安德森说。
文/据《卫报》
跨越伤病 曾抑郁自杀 化身励志哥夺牌
说起奥林匹克运动,人们总想到矫健的身姿、强健的体魄,然而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不但有很多正被伤病折磨着的选手,他们甚至还能改写历史。
索契冬奥会上,美国雪橇队获得了有舵雪橇男子双人赛的铜牌,这枚铜牌结束了美国长达62年在这个项目上的奖牌空白。而这个成绩的改写者正是处在病痛当中的史蒂芬·霍克姆博和他的队友史蒂芬·朗顿。
上一次美国获得这个项目的奖牌还要追溯到1952年,那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历史,那一年自动变速箱对于大多数汽车来说还是奢侈品,而美国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那年才5岁。
就在这次索契冬奥会比赛之前,在一次热身运动中,霍克姆博扭伤了自己的左腿,美国队的队医为他医治直到凌晨两点。
霍克姆博回忆道,“那是一个阴沉的夜晚。”还好,霍克姆博挺过来了。
这已经不是霍克姆博第一次渡过这样的难关,他以往的苦痛帮助他战胜了这次的伤痛,奇迹般地站了出来。
史蒂芬·霍克姆博是一名老兵,6年前他曾查出眼部罹患重疾,渐渐丧失了视力,他甚至在2007年因深陷抑郁而吞服73片安眠药想要自杀,然而第二天他还是醒了过来。自杀未遂后,霍克姆博又重新振作起来,化身励志哥跟病魔顽强战斗,重新杀回了赛场,并且一次次滑出令人振奋的速度。文/据雅虎体育
跨越国界
无偿送雪板 帮别人保留自尊
奥运会是各国运动员展现自己实力的舞台,任何人都不会轻言放弃,但他们的心中绝不只有金牌。
越野滑雪是俄罗斯民众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对在家门口作战的俄罗斯队员加法罗夫来说,这更是不容错过的一届比赛。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位27岁的名将却在比赛中遭遇了雪板折断的尴尬,面临着被迫退赛的窘境。
加法罗夫一瘸一拐,本次冬奥会之旅似乎即将画上句号,但是一位加拿大队的教练改变了这一切。
当一副崭新的雪板被以最快的速度换好,当俄罗斯人得以继续自己的冬奥梦想时,谁又能说比赛的意义就是竞争金牌呢?这种伟大的奥运精神让全世界的体育爱好者为之动容。
“我给了他加拿大队一名没资格进入决赛的选手的滑雪板。这相当于给加法罗夫保留了自尊,他不必走到终点线。”这位名为沃德沃斯的加拿大队美籍教练员赛后表示。
文/据加拿大
ngnews
跨越年龄 超不惑之年 六朝元老是传奇
因为冬奥会冬季两项收官战男子4×7.5公里接力比赛中无缘奖牌,冬奥传奇比约达伦最终与金牌王和奖牌王两项新的冬奥历史失之交臂,但拥有13枚冬奥会奖牌足以证明他的辉煌成绩,足以让他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一直以来,挪威人都被称为冬季项目之王,但对于比约达伦来说,或许称他为劳模更加合适。尽管已是不惑之年,但比约达伦对领奖台的渴望丝毫没有减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意志在他的血液中流淌。
出生在农民家庭的比约达伦之所以能够成为受人瞩目和尊敬的奥运会冠军,靠的是不懈的努力和超人的意志力。从1994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开始,在过去的20年里,比约达伦的身影出现在了几乎所有比赛的现场,这些比赛除了为他带来无数的荣誉,也给他带来了难以忍受的伤病困扰。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人们都以为当时36岁的比约达伦会以一枚金牌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但他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温哥华冬奥会后,他像过去20年一样,再次拼命地在雪道和射击场上挥汗如雨,为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强。
有人曾把比约达伦比做冬季项目的菲尔普斯,虽然奥运奖牌数还远不如美国人,但能在被称做最“严酷”的雪上项目中保持多年的高水平状态,40岁的挪威人配得上外界的赞誉和掌声。
从1994年初出茅庐到现如今的两鬓斑白,比约达伦能成为奥运会的六朝元老,靠的是在艰苦的室外环境下日复一日的训练,靠的是充沛的体能储备和过硬的基本功。
已经宣布将会在索契冬奥会结束之后正式退役的挪威老臣,早已经让冬季两项运动和比约达伦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在他走下赛场后,人们提起他更多的话题是他的努力、他的伟大,至于纪录,早已不再重要。文/据《美国全球邮报》
本版编译/记者 钱业 张昆龙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