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9月5日体育专电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新华社记者王恒志 李铮 吴书光
虽然全运会本质上还是一个专业性的赛事,但在职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全运会如何能与时俱进,更标准、更职业化一些呢?换句话说,全运会自己能否“职业”些。
辽宁全运会在组织方面不可谓不努力,不可说不热情,但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矛盾”挡都挡不住。显然,目前还处于“人制管理”阶段的全运会距离“职业化”还很遥远,效仿奥运会建立一个“法制管理”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十二运会首席技术顾问、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刘清早认为,全运会办到现在,其实无论是运动会组织方还是参与者都希望能有一套完备的“标准”,不能每届都“从零开始”。江苏代表团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当年办十运会是摸着石头过河,什么都得到处去学,在这个层面就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后来想想,如果全运会能像奥运会一样有一整套“规则”,能一届届把经验和教训传承下去,那办起来会轻松很多。
其实,一个城市举办奥运会的自由度其实非常低,这源于奥运会一切都有规矩:不仅仅是赛事本身,还包括市场开发、媒体运行、交通保障……几乎涵盖所有方面,举办城市要做的,不过是按照“合同”办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能做到什么层面,每一条都详细规范。
和奥运会相比,举办全运会的自由度“高得吓人”,上一届的成功经验,下一届可能完全不予采用,上一届的教训,下一届可能重蹈覆辙……
刘清早认为,要从“拍脑袋”的“人制管理”迈向“走程序”的“法制管理”,必须从上至法规,下至机构人才的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首先要修改完善《体育法》,刘清早说:“《体育法》在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有里程碑的意义,起了很大作用,但有些部分已经滞后,必须迅速加以修订。”从大型赛事举办来说,首先就是要对大型运动会基本范围进行界定,并将全国运动会“制定规则”和“参赛者必须遵守”都明确写进法律。
其次,国家体育总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立规。刘清早表示,目前国内已有大型运动会管理办法,但太粗,而且仅局限于赛会组织工作,没有对承办地行为有所规范,这一点可全面照搬奥运会经验,通过签订“城市举办合同”将各项细则规定下来。
第三,要尽快研制全运会运行手册,其目的正是为了规范行为,其核心就是技术规范——不仅是竞赛管理管理,还要包括市场开发、媒体运行、安保、交通等各个方面,同时这本手册还需要明确一个办赛流程,让承办方知道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至于走冤枉路做无用功。
第四,国家体育总局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全运会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将上面这几点都落实到位。刘清早认为,总局应该考虑将这个“权力机构”让渡给中华体育总会,让全运会管理机构成为“民间组织”的一大好处是可以把全运会有关市场开发的部分也规范起来。
第五,运动会需要有专门的运营机构。记者采访多届全运会,发现专业人才不足是困扰全运会上“规矩”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的工作人员不过是当地政府学校等机构派过来的“临时工”。本届全运会柔道比赛一位负责媒体运营的工作人员就坦言,大多数人工作人员对体育一窍不通,能不能搞好“心里很没底”。
刘清早说:“需要一批对各方面有经验的专家,需要很多具备经验的人才队伍,最好还有一个永不解散的专业机构来统一管理,有了这些,全运会经验的传承才能更完善。”
此外,对于品牌、理念的构筑也是全运会是否“职业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全运会只有会旗,没有会徽,更没有一以贯之的口号和理念。和奥运五环标志、“更快更高更强”口号等的“知名度”相比,全运会在这方面仍极其“单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