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雯专栏:重新开始相信自己 正走在前往里约路上

2013年08月14日10:51  乒乓世界杂志

  以下为《乒乓世界[微博]》2013年第7期刘诗雯专栏内容:

  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结束后,我总在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到大赛就不行?为什么心理总是不过关?奥运会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是因为我在面对压力时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只会一味地去纠结。巴黎世乒赛让我收获了自信,让我学会了如何排解压力和困惑。里约奥运周期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我不仅有了好的开始,而且已经在路上。孔指导(孔令辉[微博])比喻我现在就像去西天取经,取经的道路很漫长也很遥远,但我能做好等待困难的准备,我也相信自己能战胜这些困难。

  出征前打了一针封闭

  这次备战巴黎世乒赛前的封闭训练期间我打了世界杯团体赛和亚洲杯,系统训练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这导致我在备战的过程中心态有起伏。我目标挺明确,就是希望在巴黎冲击冠军,所以在封闭训练中,我会有一种很急躁的情绪,总会对自己的训练效果不满意。打热身赛的时候,我身体特别疲劳,人的精神压力也大,在比赛中一些发力的动作导致我手腕受伤,连球板都拿不起来,从北京去奥地利训练之前,我打了一针封闭,我想如果这针不打,我就没法放心。

  手受伤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法练球,这让我特别崩溃,总想着这么长时间没练习,这比赛怎么打啊?我到正式比赛前,恢复训练不到一个星期,我真的特别想要打好比赛,但是这个想法反而让我在赛前很担心,我感觉因为受伤,我胳膊都没什么劲儿了。孔指导和刘指导(刘志强)在那时候都一直安慰我,告诉我练习不在这几天,战胜心理上的担忧最重要。

  对外国人必须要赢

  比赛真正开始后,我就想不到伤病的问题了。我这次比赛抽签抽得很好,半区只有我和朱雨玲[微博]两个中国队员,签位出来当天,孔指导就找我聊了一下,我能感觉到他对我们这个半区比较关注,这边有包括冯天薇[微博]在内的几个主要对手,孔指导主要的压力也来源于我们这个半区,所以我当时想,首先要帮队里完成夺冠任务,把自己这个半区要守好,对外国人的时候必须要赢。

  在单打比赛里,前面几场球我几乎没遇到来自对手的冲击,因为我确实赛前准备做得非常充分,自己在场上的发挥也正常,只是每天都要冰敷手腕,再做些治疗,要弄到很晚。到了16进8和8进4的时候,随着对手越来越强,我自己也感觉越来越紧张。8进4对侯美玲,上来我就输了一局,以前我没跟她打过,对手一路打上来赢了很多场球,已经打开了,跟我打拼得很凶,但我早就做好了会输几局的准备,甚至想到可能会打六七局,所以我一点都没受干扰,很相信自己的实力。虽然侯美玲打得已经很“兴”了,但她球的质量和整体的能力相对我来说,肯定还是差一点,我自己只要心里没有太大波动和压力,正常发挥就可以了,果然我第二局赢了以后,后面的比赛就很顺了。

  终于赢了一次半决赛

  这次单打我打得最紧张的一场,应该是对朱雨玲的半决赛。我参加的前两次世乒赛,都是在半决赛的时候输了,这次我很想突破一下。我最近和朱雨玲打,赢的次数比较多,但是真到了世乒赛半决赛时,我可能会出现一些保守的心态,我在赛前已经感觉到有很大压力,很紧张。但经过了前两次半决赛的失利,这次我知道我的紧张和压力应该如何排解。

  比赛前一天晚上我特意主动去找主管教练刘志强聊,把我内心的想法都告诉他,我说我很想突破,也很紧张,包括我想的战术都会跟他聊,想把压力释放出来。刘指导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他告诉我对方和我打一上来肯定会拼得很凶,想先咬住我,这种情况如果出现,那很正常,我要做的就是相信一点:我的实力和能力都比她强,不要怕被搏杀,咬到最后我还是能赢。

  这次半决赛让我体会到,赛前准备得再多,真正到赛场上还是需要有一个信念来支撑我。入场前,我感觉特别紧张,心跳很快,但我脑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我就拼了,这球我如果保守、过不了自己这关的话,那肯定就是输。朱雨玲确实在比赛里打出了很多好球,我当时的心态是,她打出再漂亮的球,我顶多就是输一分,她要想每一个球都高水平发挥,连赢我四局,也有难度。

  比赛中虽然前三局我们咬得都很紧,但我在心态上没有过多的波动。当然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我第一局赢了,第二局也是领先,在9:8领先后以9:11输了这一局,第三局开局我是大比分领先,当时很想加快比赛节奏,想赶快赢下这一局,我就可以大比分2比1领先了。但我在8:6领先的时候打到8:9落后,那会儿是我整场比赛最难受的一个点,因为如果我第三局输了,就1比2落后,压力就会越打越大。我记得后面几个球我赢得很快,可能朱雨玲当时也着急想赢下这局,导致她有一个无谓失误,还有一个球没有搏上台,场面又被我主动控制住了,最后一个球我的出手有点超乎她的想象,拿下第三局也是整场比赛的转折,再后面的两局中,朱雨玲就已经很难有之前的搏杀了。

  决赛输在最后一刻

  到了打决赛之前,我真不是特别紧张了,我分析了自己和李晓霞的心态,也把赛前能想到的、能准备的都做好了,做完准备后我感觉只要这个过程做好了,最后无论输赢我都能接受。赛前我分析,李晓霞刚拿完奥运会冠军,这次世乒赛又在半区里碰到了好几个队友,一路打上来,她现在不但气儿非常足,状态也非常好,按正常发挥来说,我会稍微处于下风,所以我在心里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就想把过程做好,一分一分咬,希望她在比赛中能出现一些波动和漏洞,让我有机会抓住。

  很多人觉得决赛很好看,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们能打出这个水平?因为我们两个人准备得都非常充分,两个人在博弈,不断地分析对方,把能分析的东西都分析到了。李晓霞在整场比赛中击球质量确实很高,尤其在第四局的时候,我当时9:8领先,后面几分球她的处理,特别是最后一分球的处理,真的已经超出我的想象,打得非常果断和坚定,第四局在整场比赛中很关键,这局一输我确实已经很下风了。但是我没有崩溃,我当时想,不到最后一分我就一直要咬住,只要我不放弃,我就能找到机会,因为李晓霞也很想赢球,一旦到了快赢的时候,她肯定心里也会有波动。

  第六局我8:10落后打到11:10那个阶段,我是很有机会的,可惜当时我脑中有了一个闪念,我觉得今天的比赛我有可能、有机会赢,这一闪念导致我后面几个球的出手动作都有一点走形。人的想法在比赛中确实很难控制,闪念几秒钟,好几个球就输过去了,所以我觉得赛前准备真的非常重要。可惜我在这最后一刻,对冠军的欲望和信念,比李晓霞做得差了一些。

  输了比赛,我多少会有遗憾,只能说从过程上讲,我的发挥让我自己能接受这个结果。但我毕竟离冠军那么近,这种机会也不是经常有,所以比赛结束的一瞬间,我觉得特别遗憾。从赛场上走下来,一路我都在想,比赛怎么这么快就结束了呢?

  丁宁说,双打半决赛第六局她都看不见球了

  我和丁宁是第一次在世界锦标赛上配双打,赛前孔指导给我们俩的压力挺大的,封闭训练中我们碰到了很多的困难,练得不太顺,我手腕受伤后我们俩一直没有在一块练过。到快开赛的时候,我和丁宁坐下来详细地聊了一下,我觉得在赛场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相信对方。我当时跟丁宁说咱们先别想太远,先别想冲击冠军什么的,别眼高手低,一场场打好别输给外国人就行,她也认同我的这个观点。其实我们对外国人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主要是半决赛打得很艰难,到第七局11:9才赢。

  女双半决赛是在女单决赛以后,因为我输完很难受,丁宁的单打在前一天也输了,在比赛里单打一输球,可能人一多半的气都泄没了,半决赛前我就跟丁宁商量,既然上去打了,无论多困难都得顶。我们俩不停地相互提醒,就是享受比赛,但到了赛场上,还真就是不想输。当天陈梦[微博]和朱雨玲很拼,到后面两局时打出了很多漂亮球,打得丁宁后来跟我说,她第六局在场上都已经看不见球了,我说我当时能感觉到,因为我都已经看不见她人了,全在中远台。当时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人打得也没劲儿了,就是赢一分算一分,拼命凑。打到第七局落后的时候,我俩就一直互相鼓励,真的挺难的,所以最后一个球赢完以后我们都挺激动。

  决赛开局的时候,我们俩打得还挺好的,但是从第二局后半局开始,我们俩确实也没有太多的机会,从打双打的能力和配对上来讲,李晓霞和郭跃配对的时间和她们的信心,比我们俩好太多,后面郭跃打得也不错,李晓霞的出手质量也非常高,我们俩到最后真的感觉就是打不过,虽然一直在想办法,但比起她们还是差一点。

  练就一套打大赛的方法

  从比赛一结束,我就一直在想,希望能通过这次比赛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我要把好的经验记下来,在以后的比赛中,能有意识地这样去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打大赛的方法,我觉得是很关键的。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去调动自己的状态,这些成功的经验是我很重要的收获。这次比赛给我感觉最关键的就是学会了如何排解压力,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这些积极想法的来源就是坚定的信心。我想在里约奥运周期接下来的三年,我能有针对性地去总结好的方法,这些经验是从每次比赛中积累出来的。

  这次比赛前我受了伤,大赛前受伤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很致命很忌讳的,以后伤病问题也会引起我自己充分的重视,为什么大赛前容易受伤,这也归根于我的心态,压力太大才导致出手力度没控制好。

  从技术层面看,我用的新东西不是特别多,只是靠自己的正常发挥,技术创新这方面确实是我现在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年轻一代的运动员开始慢慢成长,我的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不能在原地停滞不前,靠以前的东西来打比赛,总有一天会不够用的。在这一点上李晓霞做得比我好太多,她在女子技术男性化方面做得非常鲜明,虽然大家也研究她,但她还是很强。这给了我很多提醒,老抱着老一套的东西,肯定不够用,应该大胆在比赛中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和套路组合。

  重新开始相信自己

  巴黎世乒赛让我心态上有了突破,对自己有了一种肯定。其实在莫斯科世乒赛以后,我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怀疑,是不是一到大赛的时候就不行?莫斯科以后的比赛,一旦有了压力,自我怀疑就会出现,导致在赛场上内心产生很大波动,我也看到很多人对我的评价,觉得我发挥非常不稳定。莫斯科世乒赛已经过去三年了,我也一直在做自我调整,但是我始终找不到关键时刻自我暗示和调整心态的方法。

  但是奥运会后,我逐渐有了一些进步和突破,巴黎世乒赛上,我有了这样的发挥,也听到了一些肯定的声音,这让我在自信心上提高了很多,起码在赛场上我不会显得那么纠结,想法会比较积极,一直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敢去运用,不会过多考虑其它的东西,打球变得专注了许多。里约奥运周期的第一次世乒赛,有这样的过程和体验,是一个很好的经历,让我更加有信心面对这个周期以后的路。(陈偲婧采访编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乒乓世界》电子版:http://www.chinattw.cn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