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市明职业拳击任重道远 传首秀出场费仅千元美金

2013年04月08日11:20  上海青年报

  首登职业秀场的兴奋,似乎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赛后新闻发布会、一连串的签名拍照后,已是凌晨,回房间洗完澡出来参加内部人聚会的邹市明[微博],冷静了下来,脸色有稍许的凝重——美国特训的内容只发挥出来70%,实力不强的对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打,他的金腰带梦想,显得比想象中严峻很多。本报记者 陈宏

  1问首秀算不算成功?

  4个回合,最终的结果是打点胜出。虽然三个裁判一致判定40:36,但没能有期待中的KO胜或者TKO胜,这让无数到深夜还在守候着邹市明比赛的人,颇有点失望。邹市明的职业赛场首秀的成色,也因此被打折了不少。

  当然,抛开外界过度追求KO的审美习惯,4点已经算是不小的优势,毕竟很多势均力敌的比赛,三个裁判不仅点数接近,还经常发生三人判罚结果不一样的情况。邹市明的获胜优势,还是不容置疑的。

  邹市明的职业生涯首秀,算不算成功?从商业层面来看,可以算是成功的。一场菜鸟秀,能够吸引七八千观众到场,全国的媒体直播、报道铺天盖地,规格甚至超过了他在伦敦奥运会的比赛,这对于市场的培育,无疑作用极大。中国首位金腰带获得者熊朝忠[微博]的前教练刘刚说:“邹市明作为中国唯一的拳击奥运冠军,放弃一切登上了职业赛场,这非常不容易!他比那些只听说过职业拳击,只会妄言职业拳击的人要强得多!我很佩服他的勇气。”

  “我还是很满意我第一场的发挥,毕竟是首次职业赛。”邹市明说,他给自己的客观评价是,“一开始确实有点紧张,但后面第三回合开始,也和对手进行了一些对攻。”

  然而,他已经是奥运冠军,外界对他的期待还是有别于真正的菜鸟。在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中,对他提出体能不够、进攻欠缺意见的,占据了大部分。在各界的点评中,也都是“有保留的表扬”。比如,央视直播的解说员韩乔生[微博]就说:“首场比赛看得出来,邹市明还是很放松,但整体来说,打法还有待改变。拳击比赛就是这样,KO更有说服力,依靠点数获胜似乎有些平庸。”拳击名宿王国钧也含蓄地说:“应该说,邹市明的打法没什么太大的改变,这么打不是不行,但对于邹市明来说,职业拳击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就像他本人说的那样,首场比赛可以说比较满意吧。”

  2问到底存在哪些差距?

  然而,这些“满意”,更像是鼓励和自我鼓励。包括邹市明自己在内,其实对首秀都不算太满意。很多人最一针见血的评价是:“还是以前那个邹市明,真正有威胁的进攻比较缺乏。”那么,他到底和职业的要求相比,存在着哪些差距?这些差距有多大?

  在最受关注的技术上,众所期待的理想局面是:邹市明不再纯粹以游走型防守来找机会得分,而是依靠更多的主动进攻来得分。邹市明自己也在往这方面努力,在第三回合,他有意识地打出了一些组合拳,这也是四个回合中最精彩的一个回合。

  但在其余三局,邹市明的前手拳迅速打出后,后手拳却很少能跟上去,缺乏连续性。这样的动作,对对手的打击力度非常小,而且带来一个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对手竟然吐出了牙套,赤裸裸地冲他挑衅!

  这些,所有行家都看了出来,包括他的恩师张传良[微博]:“如果是我来指挥,我不会让他跑这么多,太过消耗体力。”而刘刚也客观地说:“邹市明需要在实战中去想想,自己以前的一些技术动作是否管用,在实战中改掉那些旧的业余技术,寻找职业赛场顶着打的感觉!”

  邹市明自己也承认,自己还需要适应。“旧的一些东西很难改变,训练和比赛是不太一样的,我也在慢慢摸索去适应,需要多打一些职业比赛,去感受如何发挥这些新的技术,才能越来越好。”他说,但他否认所有的动作都会变,他告诉记者,他的教练罗奇也跟他讲,“不会改变你什么,而希望弥补你的不足”。

  技术上尚有缺陷,已经毋庸置疑。他另外一个让外界担心的,则是体能,近32岁的高龄去征战职业拳坛,他在体能上拼得过那些小伙子吗?4回合的比赛,他的消耗还在可控范围内,但如果还这样的风格,他能躲12个回合吗?至少张传良比较担忧,不愿意邹市明像之前那样多跑动。不过,刘刚和王国钧都认为:“四个回合看下来,他的体力不成问题。”

  而刘刚在这两个最受关注的问题之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运作方这么急着把邹市明推向市场,有点急功近利,邹市明很明显还没能沉下心来:“第一回合中差点滑倒,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职业拳手,很少上了擂台还这么活跃的,都要冷静地进入比赛。”

  3问钱途是否已开启?

  无论如何,邹市明的首秀,还是不负众望地拿了下来。中外的推广团队,也松了一口气。职业的拳击,自然少不了作秀和包装,砸入这么多财力物力的他们,能从邹市明身上获取期待的中国市场吗?邹市明本人,能在职业拳坛找到自己的“钱途”吗?

  对邹市明的包装,从签约仪式就已开始。盛大的签约仪式,前往美国特训有私人飞机迎接,再到这次在澳门比赛,主办方将他的菜鸟秀打造成了比拳王赛规格还高的压轴赛,可谓大下血本。“这像极了外界理解的职业拳击,总觉得拳王一场比赛几千万美元的进账,风光得不得了。”一位知情人透露,“但事实上,现在的职业拳击已经明显没有前些年的巅峰状态,几大国际拳击组织,也都希望在中国开辟新的市场,给邹市明这么高的待遇,除了他本人在奥运会的名气,他们更看重的是他背后广阔的中国市场。”

  然而,对打造他的组织来说,目前的中国市场还是不可知的存在,毕竟,职业拳击在国外的几大收入来源,包括电视转播收费、博彩业、门票销售,在目前的中国市场都属于天方夜谭——几家获邀前往直播的内地电视台,转播权都是主办方免费提供的;博彩业根本尚未开放,近期也不太可能做;门票销售尽管在澳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要到内地做到这样的票房,在邹市明拿到金腰带前,想都不要想。

  在这样的前提下,邹市明本人目前的“钱途”,也尚不明朗。尽管有他的赞助商可以赶着飞过来给他送重新改制的拳击短裤,也在直播期间砸入大量的广告,但离他们期待的数量,还有太大的距离。

  这场比赛邹市明的收入,也能说明问题。推广方把邹市明包装成了顶级巨星,但给他的出场费,甚至还不及他以奥运冠军的身份去走个秀。邹市明的外方推广人鲍勃·阿鲁姆含糊其辞地跟着记者的问题走,记者问出一个“来参赛的人中最高的能拿15万美元”,他不承认也不否认这是邹市明的价码,但邹市明的中方经纪公司却老老实实地否认:“哪有这么多?一场四回合的比赛而已,也就几千美金出场费。这还是看邹市明的面子。人家很多菜鸟,为了攒经验,宁愿不拿钱白打!”

  而记者从另外的可靠渠道也获知,邹市明的首秀,出场费确实仅仅几千美元,是推广方象征性地给的。职业拳坛,在这方面也很职业。

  4问有没有希望拿金腰带?

  当然,邹市明进军职业的意愿强烈,并不仅仅是为了收入,他还希望圆自己的金腰带梦想——在熊朝忠成为中国金腰带第一人之前,这个梦想就已经伴随着他很多年了。很多了解邹市明的人都说,在这个梦想上,邹市明非常纯粹。

  只是,首秀没能让很多行家真正满意,邹市明还有希望拿到金腰带吗?在上文所述的那项门户网站调查中,近7成的人认为他拿金腰带“没戏”。韩乔生也说:“他如果想拿到金腰带,肯定需要改进很多。”

  也许考虑到熊朝忠和邹市明微妙的关系,刘刚委婉地说:“他才训练了6周的时间,这个时间我个人觉得太短了。邹市明的技术比较定型,让他这么早打比赛,不是个好事情,他应该多训练训练打实战。梅威瑟从奥运冠军转型打职业,花了半年,我自己当年转花了一年半!”

  邹市明呼吁的,是外界多给自己时间,认为自己表现会越来越好。但也有人表示,很多东西是已经根深蒂固的,人遇到危险时,会本能地以自己最习惯的方式去应对,这就是邹市明面临的挑战。

  当然,邹市明一如既往地理智。他承认首秀有不少遗憾,但也表示,正是这些遗憾,让他和他的团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的教练罗奇也认为,邹市明未来可以表现得更好:“虽然他的移动非常好,但是在杀伤对手这个层面上还做得不够,力量是他现在所欠缺的,尤其是出拳的力量,只有重拳出击,才能有效杀伤对手。”

  而能否将重拳和自己擅长的灵活移动结合起来,将是邹市明用自己的方式夺取金腰带的关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