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宁:强势主教练柔情小女人 女单无领军甜蜜烦恼

张宁:强势主教练 柔情小女人张宁:强势主教练 柔情小女人

  文、摄/刘紫园

  隆冬时节,我们走进张宁刚刚在北京装修好的新家。一尘不染的房间里,大到家具陈列,小至细节处理,无一不彰显出主人浓浓的爱意。在异乡漂泊了十几年后,张宁总算安定下来。而她的执教生涯也在摸爬滚打中开始渐入佳境。作为国羽一队四名主教练中的唯一一位女性,张宁宛若一株铿锵玫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执教三年:我和队员一起成长

  《羽》:和您同时走上一队主帅岗位的其他几个教练或多或少都有过“实习期”,只有你退役后立即走马上任,应该遇到不少困难吧?

  张:因为当年只有我要打北京奥运会,别人都有时间先在教练岗位上体验一下。我本来也想先跟老教练学习一段时间,但退役后刚好赶上几位年轻教练正式上岗,我也就跟大家一起上任了。因为没有任何执教经验,我特害怕自己做不好,压力很大。你知道,教别人打球跟自己打完全是两码事。一开始,我对业务非常不熟,甚至连训练计划都不会做。整个一中午都坐在那里想,到底该安排些什么。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感觉找不到头绪。

  《羽》:你觉得自己做教练的优势在哪里?

  张: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教练比,我所谓的优势可能在于北京奥运会之前我一直在打球,打了20多年,亲历了太多东西,知道什么项目该怎么练,练到什么样的程度等等。而且许多队员以前是我的队友,我会更了解她们各自的优缺点,清楚平时该怎么练,到了场上用什么技战术。

  《羽》:从前被队友们“宁姐、宁姐”地称呼,结果一下子变成了“张导”,是不是感觉距离被拉开了?

  张:对啊。转换角色之后,我按照自己的经验,对她们体能、力量等方面的训练要求得很严格,可能会让大家不适应,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但当她们取得成绩后,就会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自然会认可我的训练方式。

  《羽》:角色变了,很可能会产生矛盾。你被队员顶撞过吗?

  张:当然有。运动员的脾气很直,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心里憋不住话。偶尔被队员顶撞,我心里特火。从球员过渡到教练,我从没给自己放个假,一心想着把自己所有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她们取得成绩,我也跟着开心。觉得中国女单的优势算是在一代一代球员间有了传承。可当她们不理解我时,我就会很生气。毕竟我都是为了大家好。慢慢地,我开始学着站在她们的位置考虑问题。想想自己当队员那会儿也有过情绪波动。比如某天很累,或者心情不太好时被教练说,也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是人之常情,我没必要用生气的态度去对待姑娘们。换位思考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现在我也经常让队员们试着站在教练的角度看问题。

  《羽》:这的确是好方法。但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你都经历过了,理解她们还是比她们反过来理解你容易一些吧?

  张:的确是这样的。(苦笑)

  《羽》:被气哭过吗?

  张:哭过……私底下偷偷哭的。我眼窝儿挺浅的。后来想想,哭啥哭啊,都是自己想不开。她们不能充分理解我,那就我多去理解她们呗。但总的来说,我还是很严格的,绝不能一切都顺着队员,那样只会害了她们。因为到了赛场上,没谁会去体谅你。老话说,要想人前显贵,就要背后受罪。想拿成绩就不能走捷径。其实,做教练难就难在要用心去教导去服务,因材施教。好比说,我有10个队员,在训练中,某一个人嘴上说累了,但我觉得她还有能力坚持,就要想办法让她顶住;另一个人也累了,或许她是真不行了,这时就得让她缓一下,她才能有继续训练的欲望。

  《羽》:看来当教练得有一双明辨是非的慧眼才行?

  张:其实这些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当教练。

  《羽》:这三年来,你下了不少功夫揣摩队员们的心思吧?

  张:应该说,我是在和她们一起成长。跟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挺累心的,尤其是女孩子,心思比较细密,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说实话,女队员可能并不喜欢让女教练来带,就因为太了解了。她们那点小心眼儿,我都经历过,一猜就猜个八九不离十。我自己觉得这样利弊各半吧。有时我也会挖挖她们的心事,多体谅一下。而且和女孩子交流也要注意方式和时机。同样一个问题,说太多遍,她们可能会烦。如果谈话场合太正式,她们心里多少会有戒备。不如聊天时找机会挑起话题,她们也能放松心情和我沟通。

  《羽》: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你的执教水平和队员们的成绩都有提高,再累心也值呀!

  张:那当然啦!经历了三年的磨合,我和队员们的沟通慢慢顺畅起来。现在如果发生意见相持的情况,我也有方法化解开。比如,我让某个队员积极地起跳,她却觉得自己跳不起来。这时我就会告诉她做不到的原因,比如说步法没跟上,或者是因为要求太高,等等。要是放在我刚当教练那会儿,遇到类似的问题,可能只会一味强调自己的意见正确,而不告诉队员为什么。那么,她即便表面上顺从了我的意思,心里还是会糊涂或不服气。带着怨气训练可不行。这些年来,我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表达方式。

  《羽》:你刚才说运动员出身的人都挺直率的,可当了教练,还得学会喜怒不形于色吧?

  张:这是必须的。即使自己不高兴也不能把情绪带到训练当中,否则会影响队员们。所以我尽量在训练场上把最有精气神的一面展现给队员,让她们也能有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训练中。

  《羽》:是不是到了赛场上更要把握好情绪。比如在逆境中,如果你先慌了,队员就更难控制自己了。

  张:对。刚开始当教练时,队员要是打不好,我就会很着急。记得有一次在印尼比赛,卢兰(微博)对内维尔。当时卢兰在场上失误特别多,完全放不开,我给她讲的战术根本无法贯彻。我坐在场边真是着急啊,感觉这比赛打得实在让人窝火。那场球一结束,我感觉自己快控制不住情绪了,起身就走,头也没回。事后仔细一想,卢兰可能更需要的是鼓励,我当时真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情绪。通过那场比赛我明白了,作为教练员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很多时候运动员在场上看教练,是希望得到鼓励和信心,而不想看到一张紧张甚至是带着怒气的脸。

  《羽》:现在坐在教练席上,看到高水平的国外选手,还会有上场较量一下的冲动么?

  张:刚退下来时,因为身体状态还不错,所以时常产生这种想法。现有偶尔也会有一闪念。再怎么说我已经退役三年多了,加上看见队员们都已慢慢起步,走上良好的轨道,取得不错的成绩,这种冲动就减淡了许多。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把她们培养成优秀的球手,培养成世界冠军。

  女单无领军:这是我甜蜜的负担

  《羽》:你带的队员基本都是85后,甚至是90后。都很有个性。要管理好一定也不简单。

  张:我觉得她们太自我了。有时候认定自己的想法,就不肯接受其他想法。我会给她们讲一些老教练、老队员的经验,多树立一些榜样。还会告诉她们做人的道理。因为当年我的教练也是这样教我的,要先做人再做事。她们都是很小就离开家,也没有系统地好好读书,所以教练的责任更大。我个人认为,只有为人善良大气,才能在球场上遇到困难时做到不急不躁、坦然面对。

  《羽》:你是喜欢有点个性的运动员,还是喜欢很乖很听话的?

  张:两种都需要吧。有个性的运动员在场上一般都比较有霸气,爱动脑子,对球有自己的理解。但在训练中,还是要按我的要求去做。不能随心所欲,想练的时候才好好练,不想练就撂挑子。我认为这种所谓的“个性”永远出不了成绩。只有平时脚踏实地地训练,才能在赛场上发挥个性。人都是有惰性的,关键看你在累的时候能不能顶住,这往往才是一个运动员是不是真有个性的体现。

  《羽》:人常常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有没有一些时候,感觉即便自己磨破嘴皮子,她们还是要摔一跤才知道疼?

  张:这个太经常了。比如前一段,王适娴认为自己和男生练球没意义。我告诉她,你连男生的杀球都能接起来,还怕女的吗?当时她不理解。后来几站比赛成绩不太理想。慢慢的,她自己也想清楚了。虽然我常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她们听,可她们却体会不到。只有摔跤了,撞墙了,才会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我的那些经历,不过是让大家先有个心理准备,防止她们一下子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比如王仪涵在2010年尤杯的失利,我就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事后我跟她分享了一些经验,她很快就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汪鑫和王适娴在苏迪曼杯时都经历了失败,但之后再次登场,又都有很好的表现。那时候基本上以鼓励为主,让她们放松心态。比如告诉她们:反正之前已经输过了,不用担心接下来会再输,放松打,整个队伍都在支持她们等等。摔跟头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摔。

  《羽》:这几位年轻主教练之间是不是也互相较劲,看见其他项目拿冠军了,女单也决不能落后?

  张:当然会有这种想法了。特别是女单,作为一个优势项目,我们必须要去承担这份责任。任何一个比赛,哪项不拿冠军,女单也必须拿。我常和队员说,你们要学会带着压力去比赛,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这是每个女单组的成员都必须要面对的,无法逃避。而且作为四个主教练里的唯一女性,我更要争口气啊。(大笑)

  《羽》:女单是中国队的传统优势项目,和其他几项比起来,直到现在还没出现领军人物。

  张:这是必要的过程,大家都不要心急。现在这些队员,虽然进步很快,但经历得太少,需要时间的锤炼。当年我和谢杏芳也是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比赛,到了挺大年龄才顶住这些压力。而这些孩子中,汪鑫年龄最大,但她进队晚,没有多少大赛经验。再比如王适娴,1990年出生,恨不得完全不知道赛场上什么样的状态叫紧张。要求她们现在担当领军的重任,时机尚未成熟。你想想,我比谢杏芳大5岁,而阿芳又比她们大很多。我俩退役后,原本该顶上来的队员没有接好班。这些孩子能在短时间内成长到现在的样子,已经很不容易了。她们欠缺的就是大赛的磨练。希望大家能多给她们一些时间。

  《羽》:可能现在是集体优势明显,单兵状态不够稳定?

  张:是的。人家都开我玩笑,说她们轮流冒尖,此消彼长,就像我的一个甜蜜的负担。我刚接手这支队伍时,王仪涵才刚刚起步,而王适娴、汪鑫也才刚刚进队,怎么可能让她们去挑大梁,也不可能让她们每站比赛都稳拿冠军。我觉得,通过这三年,她们慢慢浮出水面,每个人都很努力,都有不错的表现,这是好现象。

  《羽》:其实不仅仅是你和谢杏芳,其他几个项目也都纷纷呈现出大龄化的趋势。

  张:真是这样。我也看过一些报道,有队员说希望像我这样,一直坚持打下去。我希望她们真能做到。年轻时,你没有走过这条路,根本不知道是怎样的风景。当我们到了一定年龄一定位置,回头望望,一目了然。没经历过的人,可能只有想赢球的心气儿,至于用什么方法赢却完全没底。比如上场第1分怎么打;紧张时该怎么打;对手针对性强时怎么去缓解,等等方面都要靠经验的积累。所以我特别希望我的队员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打几年。羽毛球太深奥了,有些东西可能到你退役后才能真正悟出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赛季羽联超级系列赛专题   《羽毛球》杂志专栏

更多关于 张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