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超级马琳就像"超级玛丽" 冠军是他通关路上的蘑菇(2)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0月10日12:35  乒乓世界杂志

  竞争2008北京奥运会是最纠结的,王励勤是雷打不动的中国队一号,王皓也基本一只脚上船了,马琳晃晃悠悠,老处在随时有可能被换掉的悬崖边上。在马琳纠结奥运会的过程中,世乒赛总是起到往他伤口撒盐、推他进一步去绝路的作用。2003年世乒赛输给朱世赫,马琳天天做恶梦,不敢看中央五,就怕看到比赛回放;2005和2007年两次在世乒赛决赛里输给王励勤,那两次比赛和今年的鹿特丹正好相反,都是够马琳遗憾和可惜一辈子的球。曾经觉得每一次的失败带给马琳的都是不一样的感觉,但马琳说,就是难受,都一样。

  “我每次输完球都要有一段缓冲的时间,其中最长的就是2007年打完萨格勒布世乒赛之后,5月份打的世锦赛,一直到10月份世界杯上我输给了柳承敏,我才开始清醒了,觉得不能这么晃下去,那样我就连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机会都没了。这么一想,状态就起来了,接着访欧拿冠军,然后总决赛拿了冠军,半决赛赢马龙,8进4赢波尔(微博),决赛赢王皓。接着2008年世乒赛团体赛也打得挺好的,5月份连续几个公开赛也拿冠军,状态一直都挺稳定,但是2008年奥运会之前的封闭训练,状态特别的差,那是封闭训练里状态最差的一次。”

  吴敬平回忆了一下马琳竞争北京奥运会的情况,现在还觉得有点提心吊胆。“当时马琳随时都可能被马龙或者陈玘换掉。”吴敬平总说马琳是在夹缝中生存,每次都竞争得非常惨烈,依然靠着毅力和天赋苦苦挣扎。吴敬平也心疼,但是如果想帮马琳竞争上奥运会,就必须逼他。“在北京参加奥运会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一定不能放过,我从2006年亚运会的时候就开始逼他,告诉他:只要输一场球,你就完蛋。当时他还不相信,说我要真输了,真没机会了?我说:真的绝对没有机会了,这个绝对不是吓你的。结果亚运会他顶住了,虽然是亚军,但是对外没有输。2007年世锦赛打完他确实崩溃了,决赛是个千年难遇的机会,没抓住,再加上得知他姥爷去世,那天晚上他喝多了,在房间里喊,简直是哀嚎。”

  萨格勒布回来以后,马琳说他把能犯的错都犯了,如果奥运会的时候还能有2007年决赛里那种机会,他一定不会放过。话让马琳说着了,2008年奥运会单打半决赛,他又3比0领先王励勤,被王励勤追回两局。一直到第五局结束时,情况跟萨格勒布还真挺像,但是第六局,马琳开始搏了,因为有了萨格勒布的经验,他用自己的坚定和世乒赛留下的血泪遗憾,亲手改写了剧本,比赛没有被拖到第七局,马琳在比世乒赛还难等的奥运会上战胜了王励勤。

  “如果奥运会打王励勤也3比0领先被追到3比3呢,我想世界上没人相信我能赢,可能只有我自己信。其实你把所有错误都犯了,这不一定是件坏事。”

  其实决赛赌马琳赢的人也是少数,但是“十年磨一剑”,马琳做到了。战胜王皓的马琳,同样是将脸埋在毛巾里很长时间,肩膀微微颤抖,和2000年第一次拿到世界杯冠军时的表现一样,如果说那次世界杯开启了马琳的奋斗舞台,那这次奥运会就将马琳送到另一个境界,这时候再看以前的挫折和失败,只剩微笑和释然。

  然而奥运会的成功,是马琳新一轮纠结的开始。无机胶水的登场,让马琳这个刚“登基”的皇帝好像突然面临着无数“农民起义军”。球速和旋转都受影响的他,又陷入了打谁输谁的境地,对于奥运冠军来说,这落差有点大。但幸亏马琳是个敢于挑战的人,能说出用生命换取奥运金牌的豪言的人,不会怕放下成绩,从头琢磨乒乓球。

  2009年世锦赛,好像是马琳势在必得的比赛,是大满贯的最后一步,也是他“登基”后大展拳脚的舞台,可当时的马琳却连球拍都粘不好,用无机胶水打球的奥秘,他还一点都没摸透。因此他和吴敬平都说,那次世乒赛能打进前4已经不错了。那时候马琳还预测不到,更大的考验在2010年。

  打了这么多年球,马琳早就不避讳谈起竞争,他说最难熬的封闭训练是莫斯科世乒赛之前,如果他不能入选5人阵容,2012年奥运会只报3个人,他拿什么去竞争?

  马琳说,他参加过那么多次封闭训练,心里最纠结的是莫斯科之前在北仑的那次。因为当时还没有竞争上去莫斯科的席位,连最后要怎么竞争都不知道,只知道北京奥运会一统天下的“马王王”最多只能去两个,而马琳的状态又是三个人里最差的。吴敬平教练心里更没底,他说那是他当教练这么多年来最纠结的一个阶段,也是在那时候落下了高血压的毛病,现在还得经常检测吃药。

  马琳想过如果自己不能去莫斯科,没有莫斯科决赛上坚挺的表现,结果会是什么样。吴敬平说,马琳一直是个没安全感的人,他太需要队里和大家对他的信任,如果这份信任在,多难他都能挺过来。相反,马琳说如果这份信任感没了,他在队里就变成了一个影子,可有可无,太阳一下山,影子就没了。

  “如果我莫斯科没参加,你还相信我有希望打明年奥运会吗?最多觉得这么多年了,经验丰富,但不可能有机会了。”听马琳说得这么赤裸裸,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应,但马琳收起笑容和他的虎牙说:“这是事实。”

  马琳说,莫斯科团体决赛可以算作他最紧张的一次决赛,比起奥运会团体对韩国队吴尚垠那场落后球有过之无不及。那次比赛是马琳参加的所有团体赛里和女团决赛挨着最近的一次,巧的是,女团还输了,更巧的是,马龙也输了。本来就觉得输球有连带关系的马琳是真紧张了,心想无论连带关系有多强大,他都不能再输了。

  莫斯科的球馆太大了,满场都是给德国队加油的欧洲观众,马琳这个经历过这么多次大赛的人,一上场也懵了。马琳说,进去以后像被罩住了一样,喘不过气,也逃不出去。所以他在决赛中上演的,是两场奇迹。突然想起奥运会结束后蔡振华说过:“马琳这种直板反胶单面打法,能打到现在是个奇迹。”

  “其实现在我不用去证明自己什么,但是必须要让自己有再去打球的欲望和坚持的动力。总不赢球,总不能在大赛中证明自己的话,打球没意思。像我这个年龄的运动员,打球就是为了在大赛中有可用武之地,在大赛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然后收获教练和队友的信任,觉得这个队有你上场才能顶得住,这样才有存在感。我的年龄越来越大,队里不可能培养我这么大的运动员,就是用我的时候我要顶得住,如果用我顶不住,小孩也顶不住,那还不如锻炼小孩。”

  虽然受过这么多挫折,一直被小辈认为是最难的运动员,马琳还是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就像文章里已经用过好几次的“幸而”一样,莫斯科也是个幸运。幸运的是他把握住了直通的末班车,幸运的是决赛被安排出场,幸运的是在中国队先丢一盘的情况下马琳挺住了,但幸运的背后全都是实力。

  追求“大满贯”已经不是马琳的全部,他开始追求一种快乐的乒乓精神,当然,他也不会放弃他那些形形色色未完成的梦

  吴敬平说,马琳付出了这么多年,外界一直说他心态不好,技术也落后,直到2008年拿到奥运会冠军,所有人才都肯定了他。人在到达某个高度的时候会有一瞬神的茫然,可马琳没有,原因吴敬平也说了:“打完2008,他就想打2012了。”

  继续关于“奇迹”的话题,2008年奥运会以后,蔡振华这样跟吴敬平说:“马琳拿冠军的意义很大,很多东西值得总结,第一个是马琳的心理历程,三次世锦赛都进了决赛,最后都输了,奥运会却能够拿,这个心理过程值得总结;再一个是,作为直板单面打法,他能够在技术革新这么快的时候,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肯定有一定的规律在里面。”

  吴敬平总结了,创造奇迹有两个要素:一是不断地创新技术,二是不断揭伤疤,让他认清自己的形式和所面对的竞争。吴敬平说,以前马琳输球是不敢看回放的,北京奥运会打王励勤前,马琳静静地把萨格勒布那场决赛从头看到尾。“这说明他敢面对了,没有什么包袱,原来他不敢看这场球,一看到这场球就很痛苦。他当时看完,就去跟王励勤打,赢了,因为那时候他的心理已经能够承受失败了,并通过失败去总结,而不是去懊悔和痛苦。”

  马琳不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虽然他在比赛中胆子不算最大,输了球也需要调整一段时间,但他会积极地开导自己,吴敬平说得对,如果爱钻牛角尖,就马琳这经历,他早就钻死了。

  “我的经历太多了,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输,赢,领先,领先输回去,然后转年奥运会还能拿冠军,就是所有东西都经历过了,还有20岁的时候竞争奥运会没竞争上,对于我的人生来讲,也算一个坎,不也熬过去了嘛。”

  直到现在,马琳依然面临着无穷无尽的竞争,但就像对待鹿特丹一样,是以一种积极的、全力以赴的心态去面对。好多人都体会到,北京奥运会夺冠后,马琳变了,变得更“玩得转”乒乓球了。

  玩儿开了的马琳,让记者和球迷们都觉得欣喜,采访马琳永远是最容易的,只要有空他就特别配合,而且他回答出来的问题,特对路子,好像知道我们要写他什么一样。对球迷更不用说,有时候保安拦着球迷不让去要签名,马琳会帮“自己人”说话:“让她过来吧,是我朋友。”一句朋友,够让这些关注支持他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球迷们感动好一阵。

  直横大战上,马琳不但在赛场上挥洒自如,在采访环节更是展示出了一个顶尖运动员的幽默,让大家知道他不光球打得好,他更是个有血有肉有意思的人。“运动员不能光是为了比赛而比赛,直横这个比赛还是有一定的商业气氛,那我就跟着这个比赛的节奏走呗,要不然太死气沉沉了。我觉得,要是想彻底经营乒乓球市场,就要敢于去玩,敢于幽默,去闹啊,跟观众有沟通,其实观众已经不太关心我的成绩了。他们就想关心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一直觉得你们是神秘的,其实大家都一样。”

  很多人都觉得,马琳现在玩儿得有点刘国梁的意思了,吴敬平说,马琳这种为乒乓球而生的人,其实当教练也挺好。马琳一开始不想,这几年有点耳濡目染,对教练这个行业也有点动心了,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说还太早,因为马琳说他还在做运动员该做的梦,还没醒呢。

  “世界杯我拿的冠军最多,对于我来说,世界杯比赛是我作为运动员的起点。世乒赛我一直在奋斗,一直奋斗到现在也还是非常遗憾,它永远是我的动力。奥运会因为是最大型的赛事,也是所有运动员的一个梦想,我觉得奥运会是我的梦想,很幸运地就实现了,但是还是有梦,只要是梦,就永远都有机会。”

  马琳说,如果能参加2012年奥运会,如果比赛中发挥好了,2013他还要去冲他的“大满贯”。

  记者手记:沉睡的造梦者

  7月7日是我的生日,这一天没干别的,一直在写马琳,马琳是个太全面的人,太有意思,也太超级,我觉得怎么写也写不完他。我妈特喜欢马琳,喜欢看他打球,觉得光是看着都特有劲儿。马琳打球太拼命了,因此经常能做出非常规的动作,在他手里,球拍、球台、球好像都活了一样,都跟着他玩。

  马琳的心路历程太长,能写本书了,不过现在他好多东西都看淡了,再回头讲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痛彻心扉,这些只能去翻过去的杂志,一路光他这些挫折看下来,都得感慨:这人居然还能撑着,还能笑得出来。所以鹿特丹马琳输了以后,好多人都哭了,因为都觉得只有一个完美的大满贯结局才配这样一位运动员,所以那场比赛后的混采区,淡定的只有马琳一个人。

  马琳说,一个运动员肯定是不拿冠军的比赛多,一生中参加的比赛能有百分之三十的时候得到冠军,那就是很伟大的运动员。接着数了数自己的成绩,“我世乒赛打了8次,输了8次,世界杯打了8次,我赢了4次,奥运会打了两个,和世界杯一样是百分之五十。再所有比赛综合起来,我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已经算是伟大的运动员了,三大赛里胜率早过百分之三十了。只是跟马琳聊天太累了,他说什么都赤裸裸的,搞得我听着比他说着还难受。

  而找吴敬平聊马琳是件很享受的事,吴敬平是个感性的教练,在2008年奥运会还没开始的时候,会借着酒劲儿跟马琳和王皓嚷嚷,让他们必须进决赛。他记得好多好多马琳的故事,这么多年一直给我们杂志讲来讲去的,但每次讲,都能感觉到他对这位徒弟是佩服的。吴敬平佩服马琳的毅力、天赋,还佩服他的记忆力,“脑子太好用了,太聪明了,十多年来,问哪场球他都记得是什么情况,开始我还和他争,后来不争了,因为总是他对我错。”

  吴敬平是个有直板情节的教练,他说支撑他这种情节的是这两个天才徒弟,马琳和王皓都是天才,他们的出现,点燃了很多人对直板的热情。

  马琳说自己一直有梦,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师父的影响,吴敬平从来不避讳谈自己的梦,2008年的三个梦想都被两个徒弟实现了——马琳、王皓必须通过队内竞争参加奥运会;两个人团体赛一定要先把冠军给我拿下;两人都能进决赛。2011年吴敬平又说了两个愿望,马琳世锦赛夺冠,明年王皓奥运会夺冠。现在一个已经破灭了,另一个还在努力。

  采访吴敬平的时候他问我:“马琳都说什么了?”我说:“马琳说他还没梦够,还在做梦呢。”吴敬平哈哈大笑说:“那我也可以接着做梦了,再做个关于2013的梦吧。”有梦的师徒,谁拦得住?

  再想想我们大家吧,最初的梦想,还想得起来吗?现在,我们心里还有梦吗?好多梦都已经淡忘了,或者已经不那么执着地想去实现了。所以我们崇拜马琳,愿意梦中腾出一块地方,放着这位偶像的梦,因为他鼓励我们学着去执着。梦是个美好的词,马琳说他没醒,还在做梦,同时他也是一位造梦者,牵动着许多人的梦。

  7月7日,《哈利·波特》最后一集全球上映,谢谢哈利给了我们十年的梦,也谢谢马琳,给了我们一个没有期限、始终精彩和未完的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更多关于 马琳 王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