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散打职业化路还长 张开印欲走明星路扩大影响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21日01:19  金羊网-新快报[ 微博 ]
对于未来的去向,张开印坦承做动作明星是选择之一。对于未来的去向,张开印坦承做动作明星是选择之一。

  ■新快报记者 刘勇

  12月18日,2010年中国武术散打VS职业泰拳争霸赛在顺德落下帷幕,中方虽然以3∶2获得了总比分的胜利,但是却有两名选手被对方KO。作为中方武术散打队总教练、河南塔沟武校校长刘海科坦言,此次参赛中方不看重成败,更多的还是为日后的比赛做准备。

  他认为,中国武术的职业化市场大有可为,但在规则设置、包装宣传以及市场培育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壮大有待时日。

  要适应规则的修改

  在18日晚的争霸赛中,中国选手郭行行和李腾被对方KO。对此,刘海科指出:“郭行行是大意了,他自己太兴奋,先飞膝去撞对手,结果没撞到反被人家一个反技飞膝击败。”

  对于泰拳的膝攻,刘海科说:“这个还是需要经验,在我们国内有个说法叫宁挨一拳不挨一肘,宁挨一脚不受一膝。膝盖和肘的力量都是很大的,国内的武术散打比赛更提倡安全,所以这些都是限制使用的,而在国际比赛中,这却是泰国选手的绝技。如何防守对手的膝和肘,扬长避短,这就需要专门的训练”刘海科的话实际点出了中国武术散打面临的规则“困境”。中国武术散打作为积极推向奥运的项目,必须首先考虑安全。但泰拳的肘技和膝技却素来以凶猛著称。一旦面临类似中国散打VS职业泰拳这些需要“打得精彩”的职业争霸赛,中国武术散打要想在对抗中不处于下风,就必须适应规则的适度修改。

  “规则的适度修改能增加(比赛)对抗性和观赏性,能更多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刘海科说,“其实,规则的放开更符合、更贴近中国武术原来那种攻防格斗,也就是所谓的‘真打’。”

  产业化有助武术“入奥”

  12月18日晚的“2010年中国武术散打VS职业泰拳争霸赛”在顺德一票难求,最高达2000元一张。刘海科认为主办方在包装宣传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但他话锋一转,“除了在广东,国内其他地区搞这些比赛目前还是比较少。老百姓喜欢,也得要看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刘海科还说:“从十年前的‘散打王争霸赛’到最近这几年的争霸赛,都证明中国武术很有市场,不仅我们中国老百姓喜欢,外国人也喜欢,关键是看我们怎样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刘海科透露,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加大力度,开发和培育武术的职业化市场。和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早已正式成为奥运会项目相比,中国武术迄今仍是表演项目。换句话说,中国武术的职业化改革进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武术“入奥”的进程。

  “就像足球那样,市场大,影响就大,中国武术职业化程度越高,市场影响就越大,(武术)进入奥运的可能性就越大。”曾率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刘海科说。

  打造新动作明星扩大影响

  在采访过程中,有业界人士向新快报记者笑言:张开印就是未来的“成龙”,郭行行就是日后的“李小龙”。玩笑归玩笑,但业界人士的话却透露出中国武术散打明星选手的出路。对于这样的说法,张开印毫不讳言:“这的确是我所追求的。”

  已在河南塔沟武校接受专业训练超过5年的张开印说:“练了10多年武术,在塔沟也5年多了,比较乏味,但这些我都能接受和承受。对于未来的出路,我真的有想过,现在就是在等机会(做动作明星)呗。”相比于师兄的坦白,年仅22岁的郭行行则显得有点含蓄。他强调,先把眼前的路走好,通过参加比赛多点交流,多点学习。“打多三四年再看看吧。”郭行行说。

  事实上,不愿意公开姓名的部分业界人士指出,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动作电影也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武术明星和动作演员也是时候“换换新脸孔”了。“除了我们这些人继续努力做好(武术)之外,一些优秀的散打选手退役后选择去拍电影,当武行,这是条出路。他们有武术的底子,只要表演到位,老百姓应该还是会很喜欢的。再说了,他们去当动作明星也是在宣传中国武术,是件大好事。”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散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