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申亚"晚了一千年" 一个"变"字让名城破茧而出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12:06  南方日报[ 微博 ]

  南方日报记者陈枫

  昨晚的广州亚残运会闭幕式上,最惊艳的当属圣火“熄而不灭”,火种将永久保留在广州,印有“西关窗花”标识的首届亚残运会旗也将永远传承。

  “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至此,筹办6年、举办月余的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降下帷幕。广州留住的,不仅是火种与会旗,更有城市建设的巨变,城市精神和国际形象的提升。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座城市的性格,就是“变”。从2200多年前南越王赵佗建立城市雏形开始,到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近代的“五口通商”旺地,再到改革开放的“南风窗”,广州一直以低调务实的开放者、变革者形象,屹立于中国的政经版图上、世界大城市之林。

  而这一次,“只相信改变”的广州把一个赛事变成了神奇的“城市再造”故事。曾经被评为“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的“最说不清的城市”,现在真的变靓了,变得“说得清”了。

  历史之变

  “迟到一千年”的“申亚”

  38天前,亚运圣火在珠江边熊熊燃起,如梦如幻的“海心沙”让世界看到一座千年古城的美丽嬗变。

  8天前,宛如两条巨型飘带的广东奥体中心,8岁盲童何宇轩俯身亲吻着鲜红的国旗,给首届亚残运会凭添了“广式”温情。

  香港城市大学的老校长张信刚教授曾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在公元1010年,亚洲国家想举办亚运会,该放在哪里呢?

  “应该是在广州。即使再往前推几百年,也还是在广州,因为那时,广州就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口,是世界贸易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这一地位也保持到了现在。”这位著名学者诙谐地说,所以广州“申亚”的工作,迟了一千年。

  历史呼唤未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如何在百舸争流的国际和国内区域激烈竞争中,将“千年商都”打造成在全球文化和社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都市?亚运、亚残运会,给了广州一个契机。

  但也有人说,远有20年前的北京亚运,近有2008年北京奥运、今年的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在举办时机上似乎有些尴尬。

  不过,务实、灵活的广州人成功地把“办赛事和办城市”结合起来,算的是一本“亚运大账”。

  “广州人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运行资金预算约为73亿元人民币,场馆建设和维护资金预算为63亿元人民币,合计136亿元人民币。我们不是为办亚运而办亚运,而是抓住筹办亚运的机遇补上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通过筹办亚运,实施“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广州的城市建设加快了5至10年,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主办权=发展权”,这个公式对于广州而言,并不陌生。其实,借助大型体育盛会的东风,推动城市建设脱胎换骨,一直是广州的一大法宝。

  1987年的六运会,让一片布满农田的寂静城郊成为如今的天河旺地;2001年的九运会,则催生了本届亚残运会的开闭幕式主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实现广州城市空间的第二次“东进”。

  这次,广州将亚运需求与城市发展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相结合,令城市骨架得以合理重构、城市发展空间得以充分舒展、城市生产力布局得以科学改善。借助亚运建设,一座占地面积达到228平方公里的“广州新城”已是呼之欲出。从万亩果园到珠江新城,以广州大学城和高新科技产业高度集中的南沙区为核心,一条城市新中轴线正在崛起。

  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广州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几何级倍增的契机。“亚运让广州一夜成名”,亚洲乃至世界主流媒体都没有吝啬他们的赞誉之词。对亚运开闭幕式,法新社以“广州向国内外贡献了一场‘突破性’的开幕式”来表达其惊叹之情;而井然有序的赛事组织及后勤工作、科学设计的赛场和赛程、天衣无缝的安保网络等,更是让国内外来宾赞不绝口。

  有观察家指出,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三大国际盛会连办,客观上形成了“中国年”态势。广州、广东以独有的方式在中国大棋盘上噼啪落子,贡献着独特的南方力量。

  城市之变

  破茧阵痛后的“良治”转型

  今天,亚残运会运动员将依依挥别运动员村,带走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在亚运村之外,广州的无障碍建设快速推进:全市累计铺设了盲道1129公里、坡道5600个,改造了75个公交站场、15个客运码头、21艘客船的无障碍设施,新增了100台无障碍出租车、500台无障碍公交车。这些无障碍设施的完善,不仅让运动员,也让全市52万残疾人得以便利地回到生活的中心。

  而更大的城市蝶变,更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受益: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昔日的广州城没有一个中心、街道逼仄、交通拥挤、河涌污染严重。而如今,“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这样一段童谣般的文字成为现实。

  百余条昔日让人掩鼻而过的河涌告别“黑臭”,再现广州岭南水乡风采;西江引水工程每天引进350万立方优质水,供应老城区600多万市民;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突破96%;地铁已有8条线路、总里程236公里,广州成为继上海和北京之后国内第三座地铁运营突破200公里的城市……一个“山城田海”交相辉映的花园城市、宜居家园格局悄然成型。城市面貌的脱胎换骨搭建了亚运广州最恢弘亮丽的背景。

  更可贵的是,这次城市蝶变背后的“破茧阵痛“,已成为广州的城市管理从“管治”向“良治”转型的一个开端。

  还记得,从“一天一个亿”的治水动作开始,这个两千年的老城在环境综合整治的途中一路狂奔。伴着飞扬的尘土、机器的轰鸣,“穿衣戴帽”、BRT等工程快马加鞭,有人形容“中国的建筑工具有三分之一呆在这个城市”。

  民意开始反弹,促使政府开始反思和改变。BRT工程施工导致塞车,市民意见得以充分表达;夜间施工扰民,媒体进行了充分关注。广州主要领导及时向市民公开表示歉意,并以这种心态和胸襟查漏补缺,相关问题迅速得到缓解,市民的疑虑与怨言也随之逐渐消退,更多人亦在亲身经历与公开讨论中分清了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是一次市民畅所欲言、政府从善如流的良性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城市管理向“以人为本”转型的宝贵起点。

  张广宁近日郑重提出,后亚运时代,广州要认真总结迎办亚运时期城市建设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让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长久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此举得到了民意的支持。昨天,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借力亚运会带动新发展、塑造新形象的努力得到了市民高度认同,96.5%的市民表示“为自己是广州市民感到骄傲”,九成市民表示对广州亚运后的发展有信心。

  人文之变

  “说不清”的广州变得温情自信

  一个城市的气度和魅力不仅表现在她的物质环境,更在人文环境。

  曾经,广州这座商贸之城被一些人视为“冷漠”、“势利”、“铜臭味”。但一届成功的国际盛会,正在改变一座城市的人文内核和社会评价。

  6年的筹办中,“亚运理念”已经深深融入这个东道主城市的肌理和血液之中。广州积极利用亚运契机,持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

  如果说以亚运会为契机,广州完成了城市发展的“鲤鱼跳龙门”,那么亚残运会则让这座城市增添了浓浓的温情和人文气息。

  志愿服务是一个城市公民社会建设的风向标。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50多万“绿羊羊”的贴心服务,还有风雨中坚守的身影,让志愿精神在广州得到了一次全民普及。

  给外宾让座的“红衣大婶”感动国人,让大家看到这座城市的热情好客。更多的广州人展开了臂膀,在寒风中加油呐喊,让好客知礼的传统成为一种文明自觉。曾经“说不清”的广州人,正在亚运的洗礼下,越来越显示出可爱、自信的文明风范。

  这是一场属于体育健儿的盛会,也是属于大众的节日。与竞技场上争金夺银相比,体育更大的魅力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公众从中得到健康和快乐。

  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王新宪说,亚残运会的最大功能就在于教育,要让人们看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不是更多的新纪录和奖牌。亚残运会的举办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怎么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怎么使社会更加理解、帮助和关心残疾人。

  这种理念转变可谓“思想无障碍”,表现一种真正的人性关怀,彰显了广州的文明力量,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

  我们确信,正如昨天亚残运会的火种永留广州,“亚运一代”将成长成熟,“亚运精神”也将传承传播。这片“只相信改变”的南方热土,必将演绎新的中国传奇。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0广州亚残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亚残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