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海上丝路”走向世界”
——专访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奖牌总设计师张海文
新华网广州12月19日电(记者贾文军 梁志玮)每一枚沉甸甸的亚运奖牌,都讲述着不同的精彩故事。而所有奖牌的背后,都隐含着一个相同的名字——总设计师张海文。
“海上丝路”,这是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奖牌共同拥有的美丽名字。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赛场外也有格外精彩的人生。广州美术学院张海文教授和其双胞胎儿子张懿、张聪组成的“父子兵”,在艺术赛场上摘取了一面至高无上的金牌。
源自南海神庙和德国银币的灵感
红棉花、“广船”、“广绣”、“五羊雕塑”……特色鲜明、寓意深刻的亚运奖牌自面世之日起,就让人惊艳。
亚运奖牌设计方案面向全世界公开征集,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竞技赛场上的争夺。凭借对体育精神、岭南文化和中国文化内涵的深刻把握,以及艰辛的努力和不可或缺的灵感,张海文父子“海上丝路”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一举夺标。
“海上丝路”的灵感来自广州南海神庙,这个我国古代海外交通贸易史上的重要遗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此外还有18世纪中期普鲁士王国为首次远航广州铸造的唯一一批铸有广州商人像的德国银币,该银币背面正中是即将远航的“普鲁士国王”号,还有一个穿着清朝服装的广州商人。
2008年9月,广州美术学院接到了广州亚组委的邀约,参加奖牌设计征集活动。由张海文领衔的父子三人组成设计团队应征。
张海文说:“从接受任务起,我们白天照常上班,到了晚上就闭门谢客,躲在家里的工作室中,常常要干到深夜两三点钟。其间,还要抽出大量时间走出去寻找灵感和创意。”
南越王墓博物馆、中山纪念堂、陈家祠、南海神庙、西关、黄埔古港、十三行、莲花山、镇海楼……张海文父子寻找一切与广州历史、人文相关的视觉与文化元素。
在南海神庙的感悟和文献中看到的德国银币,让一直苦苦思索的张海文的设计理念逐渐变得清晰:广东文化、珠江文化就是江海一体的开放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集中表现,海上丝路正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表达方式。
“海上丝路”完美诠释岭南文化
亚运奖牌正面的设计将亚奥理事会会徽图形和本届亚运会主办城市广州市市花红棉图形有机融为一体,用强烈的雕塑语言和浮雕技巧,诠释立体舞动的龙和鹰,并通过立体凹凸弦纹的设计,强化了太阳光芒四射的视觉效果。
奖牌背面正中是一艘由东方驶向西方的广船。设计理念以中国文化为底蕴,蓝色文明、海洋文化为背景,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充分展现了岭南人“乘风破浪,勇于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独特人文精神。
亚运奖牌挂带上,“广州2010”和“第16届亚运会”的英文采用“广绣”概念,织在挂带上,极富立体感。
亚残运会奖牌,与亚运奖牌既有理念上的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亚运会奖牌的正面设计不同,亚残运会奖牌的正面不仅设计有会徽,更加上了独特的盲文设计。
亚残运会奖牌的背面设计基本上与亚运会奖牌的设计一致,都是“海上丝路”的主题,体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理念。
张海文说,亚运和亚残运会奖牌不仅仅是对运动员的褒奖,更是一种传播岭南文化的载体,也将为广州留下宝贵的亚运文化遗产。奖牌上的内容展示了广州的城市精神与品格,也展示了广州两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海洋文明。
高科技、人性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亚运奖牌的制作程序多达十几道,从做胚饼、冲压直到镀金,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而设计精度达千分之一毫米的高浮雕技法,给造币厂的制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张海文说,试制过程经过了多次打样,难点在于奖牌是由一块坯板一次成型,而奖牌的设计中有许多造型是锐角的设计,浮雕层次丰富,特别是弦纹非常精细,在冲压过程中容易出现图案模糊的问题和次品。实际上,生产与设计的激烈讨论就在提高和降低0.1至0.3毫米间,设计精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最终,我们与造币厂共同努力,在1毫米的浮雕高度中完美呈现了设计的内容。”
除了体现高科技外,亚残运会奖牌的盲文设计更是凸显了人文关怀。
这一体现“以人为本”的做法在实施过程中却并不容易。作为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没有前届奖牌的资料可做参照。盲文的点阵大小、间距、凸起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合要求的盲文是无法被手指触摸阅读的。为了在直径60毫米的奖牌上将盲文和亚残奥委会会徽等设计元素有机融合,做到视觉和手感上的完美统一,历经反复实验测试后才找到最佳的设计组合。
“海上丝路”得到了来广州参加“两个亚运”的运动员、教练员的广泛好评。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夸赞亚运奖牌是“非常杰出的设计”。
从事设计30多年,国际国内获奖无数的张海文,将亚运奖牌视为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同城举办的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是建城2200多年的广州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空前盛事。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参与亚运奖牌的设计,将岭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是我一生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