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邓婧辉 脱去外套,卸下假肢,参加游泳比赛的残疾运动员需要将身体缺陷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前来观赛的市民林小姐直言“有些残忍”。不过,正是由于运动员敢于暴露自身残疾,他们自尊、自强、自信的态度更加受到观众的关注和敬佩。昨日,中国代表团游泳队副领队范丽晶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运动员通过游泳能够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康复。
S7、SB9、SM 13……每个项目后跟着的这串字符让很多观众表示不解。范丽晶解释,“分类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平性”。
要与常人一样完成游行,运动员需要克服身体残缺带来的各种不便,肢残者要训练身体平衡,视障则需要教练员在泳池边用提示棒提醒触壁。范丽晶介绍,游泳能够使四肢、腰、腿各方面功能、肌体力量得到锻炼,特别是对脑瘫有康复效果,“许多医学上的康复训练也是在水中进行的”。她透露,运动员在刚开始训练时往往会产生自卑情绪,“走不出家门,哪怕被多看一眼都会感觉不对”,但是现在,“队里的小孩都很阳光,精神挺好,把残缺的部分展示出来,也感觉是一种美,就跟断臂维纳斯一样。”
观赛礼仪
●比赛进行时,观众按照比赛节奏加油助威,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方法。
●对于仰泳项目来说,强烈的闪光灯会刺激到选手,从而对比赛造成很大的干扰。因此,勿使用闪光灯拍照。
●观看视力残疾运动员比赛,在运动员出发入水的过程中,观众要保持安静,直到运动员游过召回线。因为任何喇叭声、哨子声均可能使运动员误认为是召回信号。 南都记者 邓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