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拉克大力士几周前刚当上爸爸 摘金不忘感谢中国

哈辛(右)和他的教练。哈辛(右)和他的教练。

  “这里每个人的笑容就像家人”

  “我要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他们非常友善。”赛后新闻发布会结束时,男子举重52公斤级冠军、伊拉克选手侯赛因·哈辛激动地补充道。

  话音未落,银牌得主、泰国选手楚差·素乍伦抢过话筒:“我也想再讲两句,感谢广州为这届盛会所做的一切,飞机在广州一落地,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家乡,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就像家人,广州的天气也和曼谷一样。”

  面对这样感人的一幕,现场记者用长久的掌声作为回应。而获得铜牌的中国队选手王键,随后紧紧地握住哈辛的手。此时,赛场上针锋相对的气氛早已烟消云散,友谊让三个男子汉激动不已。

  从开把成绩来看,伊拉克、中国和泰国三位选手以超凡的实力对金牌展开围剿。侯赛因·哈辛凭借第一把举起167.5公斤,最终问鼎冠军。而楚差和王键的成绩均为162.5公斤,但前者凭借体重轻的优势占得先机。

  几周前刚当上爸爸

  赛后,哈辛第一时间接受了巴格达卫星频道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很高兴第一次赢得亚残运会金牌,我会把它带回祖国,献给伊拉克人民。”

  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伊拉克选手哈辛和他白发苍苍的传奇教练,这位来自政局动荡国度的大力士,有着怎样的不平凡经历?

  在从事举重项目之前,哈辛不曾离开过伊拉克,也无法知晓外面的世界。是举重帮助他走出国门,但他想了解更多信息,依然要靠教练纳哈比特,因为他本人并不懂英语,而教练可以。

  7年前,哈辛在伊拉克当地的俱乐部参加举重训练。其时,纳哈比特是国家举重队教练,他把哈辛选到国家队,2年后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

  “如今,哈辛已经是伊拉克国家队最好的队员。”纳哈比特告诉记者,他已经有17年执教残疾人举重队的经验,第一次参加大赛是2000年悉尼残奥会,但没有取得好成绩;2004年雅典残奥会,他率队拿到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及至2008年北京残奥会,他的弟子又获得了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

  “我们队里共有8名男队员和2名女队员,他们都获得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入场券。”纳哈比特自豪地说。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哈辛最终获得了第4名,而这次是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哈辛在比赛前从不需要别人辅助,比赛时他会先把身体拉到杠铃上亲吻一下。

  “我现在一家超市工作,几周前刚刚当上爸爸,”哈辛一丝微笑擦过脸庞:“要想获得金牌,就必须进行艰苦的训练,我的精神也得到磨砺,在运动当中不断进步。”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0广州亚残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伊拉克 亚残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