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弱点暴露酿女排0-3败局 仅靠王一梅何谈打整体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10月31日19:30  新浪体育
三弱点暴露酿女排0-3败局仅靠王一梅何谈打整体

王一梅一己之力难挽救中国女排

  新浪体育讯 在刚刚结束的世锦赛女排小组赛的一场比赛中,中国队以0-3负于韩国队,遭遇了八年来对韩国队的首场失利。在本场比赛中,中国队暴露了拦防漏洞多、进攻套路单调、板凳深度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弱点,

  原因之一:拦防漏洞多

  韩国队曾在不久前的亚洲杯赛上以0-3输给了中国队,在那场比赛中韩国队的主攻手金延璟的进攻就令中国队难以招架,但韩国队当时缺乏第二得分点,出现了明显的弱轮,结果被中国队死死抓住而战胜了韩国队。

  在今天的比赛中,韩国队不仅有主攻金延景的强攻,还有另一主攻手韩松伊的巧打和吊球、接应黄燕珠的二号位强攻,可谓是多点开花,令中国队防不胜防。金延璟的弹跳非常出色,而且较为灵活,既可以在四号位明打明的强攻,也可以跑动到三四号位之间打战术球,还可以在后排打后攻帮助韩国队度过困难轮次。由于她有实力有变化,中国队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拦防,只是在第三局由徐云丽和队友合作拦死了一次。整场比赛她进攻32次得到20分,进攻成功率高达62.50%,每当韩国队遇到关键球和困难球时,她总能站出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一个球星的价值。

  中国队虽然副攻手的身材高大,但很难抑制住金延璟的强攻。韩国队另一主攻手韩松伊主要打技巧和战术球,在两位副攻的近体快球的掩护下,她多次打梯次进攻得分,此外在遇到高拦网时也能够施以轻吊得手,中国队防守队员脚下站的较死,多次被她吊球得分。左手接应黄燕珠的进攻点并不高,但有一定的滞空和技巧,中国队拦网队员多次被她打手出界得分。这两名队员的进攻成功率均达到了50%左右,这也使得韩国队的一攻的成功率很高,没有出现明显的弱轮。

  在韩国队多点开花的进攻面前,中国队的拦网队员头脑不够清楚,拦网的取位、移动和起跳时机掌握不好,被韩松伊和黄燕珠两位进攻实力并不强的队员多次突破得分。后排防守的漏洞也比较大,王一梅和魏秋月两人移动较慢,使得后排防守空当相当的大。在周苏红下场以后,换上场的张磊也暴露出了防守较差的弱点。今天韩国队全队的进攻成功率高达48.48%,这是以往与中国队交锋从未有过的。

  在串联方面中国队也暴露了很大的问题,第二局中段对方的无攻过网中国队竟然没有人去接,随后对方一传直接过网,中国队也无人去接,结果对方很轻松地就拿到了两分。韩国队在进攻队员被拦回以后多次保护起球,但中国队却多次出现场上队员站着看队友的进攻被拦死在界内而不去扑救的场面。

  原因之二:进攻套路简单 进攻点过少

  中国女排自身的进攻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两位主攻手王一梅和李娟已经尽了自己的全力,进攻分别得到了12分和10分,进攻成功率也分别达到了50.00%和58.82%,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是中国队几位副攻手的表现不够理想,在比赛中多次被对方拦防起球,这其中有她们进攻手段单一的问题,也有战术打法简单的问题。

  薛明主要的进攻手段就是身前的快球,对方的两位副攻手的身高也达到了1.90米,对这种缺乏跑动的快球有准备以后就多次形成了有效拦网或直接拦死。马蕴雯只有背后快球,对方的拦网队员也相当有针对性,金延璟就几次直接拦死了她的背飞。徐云丽的进攻速度较慢,效果也不够理想。此外中国队的两位接应的进攻效果也并不理想,周苏红和张磊的背飞多次被对方封住,她们在接完一传后很难直接跑动到位,导致中国队只能给主攻或是副攻去打,也增加了她们的进攻压力。快速多变的进攻特色丢失以后,中国女排只能靠强攻与对手周旋,打的相当吃力,并未在网上占据优势。

  赛前对中国队的设想是通过全队的整体进攻压倒韩国队的球星战术,但最终却演变成为两个强攻对抗对方的集体进攻,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女排失利的一大败因。

  原因三:板凳深度不足

  中国队在今天的比赛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但教练却找不到办法去应对,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队几乎无人可用。在副攻方面中国队尚可以用马蕴雯、薛明和徐云丽三人轮流上场,但在二传和接应位置上却显得捉襟见肘。

  周苏红在第一局进攻得到三分,此后就失去了进攻,在换上了张磊以后,她的后攻得到一分,但跑动进攻却难以突破对方的防线,总体并没有提升中国队的进攻效果。相反她的防守和串联的弱点却暴露无遗。

  中国队虽然派上陈丽怡上场发球,但并未收到效果。亚洲杯时中国队尚有卞雨倩的替补发球能够起到相当的作用,但今天韩国队的一传相当稳定,中国队只有王一梅的发球才能冲破对方的一传,在发垫环节并未占据上风。

  中国女排今天暴露了诸多的问题,这预示着在接下来的亚运会上,中国女排想要过韩国队这一关夺得冠军也并不容易。

  (冰雪季节)

  

更多关于 女排 世锦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