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 再为草根台球推把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12日06:3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秦东颖

  2010年世界斯诺克上海荣威大师赛今天将迎来最终的巅峰对决。上海大师赛已经走过四个年头,它除了带给我们世界最高水准的赛事,对民间“草根台球”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业余选手的“大师赛”

  今年7月至9月,一场名为“英雄不问出处,大师就在民间”的业余大师赛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全国5大赛区、18个海选城市,上千名业余选手报名参赛,最终决出总冠军。如此形式和规模的业余比赛在国内尚属首次,它在台球爱好者中引起的反响丝毫不逊于大师赛。

  40岁的杨忠武是郑州分区赛年龄最大的选手。这位来自汉中的农民第一次穿马甲、戴领结,脚上那双黑色的旅游鞋也略显不搭,但这一切足以让他自豪,“能和职业选手一样打球,这是我一辈子的梦想。”二十多年前,因为被亨德利所吸引,杨忠武第一次拿起了球杆。如今的老杨经营着简易的球房,有七张二手球台。可惜首轮老杨就被淘汰了,“我平时打的台子太差,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好的台子,所以比赛中我根本没有走位可言,只能靠准度了。”

  在广州,一位70岁的老先生比赛前一晚睡不着觉,把第二天应该怎么打的要点记了好几页;另一位获得分赛区亚军的球手慷慨地拿出奖金,说当晚球房的台费他请客。此情此景让赛事总监祁伟颇多感触,“原来办业余赛事比专业赛事还让人兴奋,他们很多人已经在期待明年的比赛了。”

  球房老板的“竞逐赛”

  据统计,4年前,上海的台球房有500家左右;现在,上海的台球房已经达到1500多家。除了丁俊晖、潘晓婷们的影响力,这也与上海大师赛的引进不无关系。每年大师赛期间,球房的营业额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以潘晓婷名字命名的台球俱乐部凭借个人号召力,现在已开了十多家分店。据潘晓婷的父亲潘健介绍,“现在市区的台球房已经趋于饱和,所以我们也在向松江、川沙等郊区发展,那里的台球爱好者同样需要高端的台球房。” 然而这锅汤诱人,但未必每个人能捞到肉。在如此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也有因经营不善而不得不退出的老板。不少球房因为当初签约时租金太贵,难以为继,100多万元的投资,30万元就愿意忍痛贱卖。

  其实以上海的消费者情况来看,他们除了注重球房的硬件设施外,对于一些服务的附加值也很看重。比如哪家提供学生优惠,哪家教练不错,哪家高手特别多,都是吸引顾客的卖点。一位喜欢打斯诺克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基本上固定在一个球房打球,因为消费的累积已经让他成为VIP,不但打球优惠了,平时还能参加会员赛、收到小礼品。不过他也说出了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心声:“像我们已经打到一定程度的,特别希望球房有个高水平的教练,帮助辅导薄弱环节,可是好教练很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