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马拉松赛30周年征文:从学生到老师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22:2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现在是国内延续时间最长的大型国际赛事。我从1981年的第一届开始参与,那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也是电视界和体育界第一次联手合作打造一个国际品牌。

  由于国内电视事业起步不是很长,以前也从未做过这种室外的连续长途直播,自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那时我们联合了日本TBS电视台,实事求是地说他们应该是咱们的老师。毕竟日本做马拉松转播的时间很长,起步早,经验丰富,设备先进。

  我们以前也做过转播,但主要是阵地战,比如篮球、足球等赛事。而马拉松是长距离、不间断的运动战,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设备和移动转播车,在拍下图像后需要通过无线微波设备先发到一个中继转播点上,然后把信号送回电视台,再发送出去。在42.195公里的沿途上总共需要十来个点,一旦衔接不好,信号就断了,而我们又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就是我们的老师。

  在每次直播前,演练是必不可少了,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演练个七八次,现在熟练了也至少需要三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每年新起的建筑物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这对微波中继点的设计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国内外的其他一些赛事中往往采用直升飞机航拍,同时可以起到微波中继点的作用。可北京不能飞,我们只能依靠高大建筑物设计中继点,通过足够数量的转播点和有效的技术衔接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

  由于赛事的特殊性,马拉松转播每次要动用五六百人,而一场足球比赛的转播也就是二三十人。从各个组的导演到解说员,还有大批摄像师,以及微波、通讯、灯光、音响、视频、美工等多方面的技术人员,这可是一个多工种的大兵团作战,要求很高的组织协调和配合能力。通过这个活动,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事业发展得到了巨大的促进,后来许多部门的骨干都是当年从事过马拉松转播的人。

  我们中国人的特点是,只要我学会了,肯定就会超过你。由于后来我们干的活比日本人漂亮多了,再加上日本经济下滑,设备和技术跟不上,有一段时间他们就不来了,由我们自己干。同时在设备上我们也在不断更新,而且由我们自己设计专门委托厂家制作了马拉松转播车。

  再后来日本人又回过头来跟我们说,能不能继续一起干。我曾经客气地说,这当然可以,毕竟你们是老师。不过他们很认真地对我们说,“现在你们是老师了。”

  梁迎利(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传送中心副主任)


相关专题:2010年北京马拉松赛专题 

更多关于 北京马拉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