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羽混双四强占两席位打翻身仗 做到1点夺冠在望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27日21:13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上届世锦赛,中国混双三对好手在1/4决赛纷纷败北,号称历史上最强盛的混双军团以惨败告终,这,成为印度海德拉巴世锦赛的一大冷门。巴黎世锦赛,励精图治的中国混双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1/4决赛马晋/郑波、何汉斌/于洋先后力克维迪安托/纳西尔、雷伯恩/莱特,如果不是随后作战的陶嘉明/张亚雯先胜后负,中国混双将在半决赛占据三张席位。即便如此,上届世锦赛惨遭滑铁卢的中国混双终于在巴黎大大出了口恶气,正向着阔别九年已久的世锦赛冠军宝座大跨步前行。

  众所周知,男双是国羽队公认的瘸腿。其实论资历,中国男双要强于混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孙志安/姚喜明、李永波/田秉毅先后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当时的中国混双还是世界羽坛无名之辈。1987年世锦赛,中国混双终于打破冠军荒,王朋仁/史方静在决赛中出人意料地击败韩国高手。十年后,刘永/葛菲突然崛起,1997年他俩打造出一年“刘永/葛菲年”,那年收获的一系列冠军中自然包括当年的世锦赛冠军。2001年世锦赛,中国混双继续书写神话,张军/高凌继2000年奥运会大爆冷门后,在世锦赛决赛出人意料地击败强不可撼的金东文/罗景民。

  那段时间,中国混双高手有限,三对高手基本属于单兵作战,而且夺冠时均不是世界羽坛公认的第一高手。

  近五年来,中国混双整体实力逐渐提高,同一时期均有数对一流组合同时征战奥运会、世锦赛,但这期间举行的一届奥运会、四届世锦赛无一例外地错失夺冠良机,甚至在2006年、2009年世锦赛两度止步于1/4决赛。上届世锦赛,中国混双拥有郑波/马晋、何汉斌/于洋、谢中博/张亚雯、徐晨/赵芸蕾一流好手,其他前三对均有夺金实力。谁知1/4决赛战罢,中国居然无一对入围四强。爆出那次赛会一大冷门。事后,国羽队将士们承认,急于求成是他们折戟1/4决赛的最大败因。

  与一年相比,中国混双整体实力有减无增。奥运席位的下降,使徐晨/赵芸蕾这对组合自动消失;谢中博因伤退役,张亚雯改与陶嘉明合作,这对“老少配”实力稍低于谢中博/张亚雯;郑波的离队,肯定会使他和马晋的战斗力受到一定影响;何汉斌/于洋这对组合,这一年似乎并未长球。即便如此,论整体实力,中国混双仍然领先印尼、韩国、丹麦诸强。

  巴黎世锦赛前四轮,中国混双整体发挥相当稳定,三对中最弱的陶嘉明/张亚雯甚至将印尼高手古纳万/维塔挡在八强之外,如果这对“老少配”打败中国台北黑马李胜木/简毓瑾,中国混双将创造三对组合闯进四强的中国奇迹,目前“全国纪录”是1987年世锦赛创造的,夺得冠军的王朋仁/史方静和何一鸣/杨新芳携手闯进四强。

  即便未能创造历史,中国混双今晚的表现足以令人振奋。郑波/马晋打败了1号种子、两届世锦赛冠军维迪安托/纳西尔,结束了这对印尼人世锦赛逢中国对手必胜的纪录。何汉斌/于洋打败了一年前爆冷击败郑波/马晋并笑到最后的丹麦强敌雷伯恩/莱特,中国混双一、二号主力双双杀进四强,同时维迪安托/纳西尔、雷伯恩/莱特、李龙大/李孝贞等顶尖高手相继落马,面对如此佳境,中国混双近五届无缘世锦赛冠军的历史很可能在巴黎赛场画上句号。

  当然,郑波/马晋、何汉斌/于洋要充分吸取上届教训,面对在世界赛场几无亮点的高成炫/河贞恩、李胜木/简毓瑾,半决赛时还是要稳字当头,战术上重视对手,战略上藐视对手,做到这一点,这届冠军挑不出中国混双的掌心。                                                

  (王全立)


相关专题:2010年羽毛球世锦赛专题 

更多关于 国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