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项统计竟遭中华台北压制 男排险胜多亏一核心救赎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8月07日03:2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7日凌晨,第二届亚洲杯男排赛的半决赛第二场最终以中国男排3-1力克中华台北队落幕,攻防核心崔建军劲收25分,一扫昨日比赛的阶段性低迷完成救赎,不过在拦网和发球两项技术统计中却被对手完全压制,这就是中国男排比赛进程中暂时陷入被动的根源所在。

  心理负担加剧状态尽失 首局失误频生完全被动

  在中华台北男排以3-2淘汰澳大利亚男排以后,半决赛的前景对于中国男排似乎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毕竟前者曾经在A组小组赛中以0-3脆败过自己。但是,中华台北男排在后续比赛中攻防体系日益成熟,特别是在比分和局分差距方面得到稳步地缩小,最终在交叉淘汰赛中赢得首场胜利,特别是在局分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实现逆转,大大提升了中华台北男排的比赛气势。

  体现在对阵中国男排的半决赛中,比赛场面的兴奋程度上就能够看出双方球队的不同心态,

  中华台北男排的比赛状态在开局伊始就得到充分地调动,多点快攻频频地施展出来,一时间令中国男排的拦网体系难以招架,而我们进入比赛状态慢的固有顽疾再度显现。面对中华台北男排的力拼心态,中国男排首先没有把位置摆正,一次主动失误竟然令急躁情绪迅速蔓延开来,而加剧的心理负担更是导致状态全无频频失误。

  接应陈平四号位强攻被拦,以及随后的大力跳发球出界失误,令中国男排在开局阶段就以3-5处于落后位置。随后,主攻崔建军四号位强攻出界失误,而后仲为君接发球直接丢分,让中国男排在11-14落后时请求暂停。主教练周建安的临时换人策略,并没有打断中华台北男排的涨分势头,后者凭借发球滚网落在界内,扩大比分差距到16-12。此后,接应陈平强攻再度遭遇封杀,中国男排不得不先后派遣老将沈琼和袁志出场稳定局势,可惜无力将比分差距缩小而首局告负。

  拦防难以形成有效威慑 策略发球彻底陷入平庸

  中华台北男排是典型的亚洲球队技战术打法,通过纷繁复杂地跑动进攻,来最大限度地弥补全队身高的不足。但是中华台北男排这种“小、快、灵”的战术体系,需要稳定的接发球质量作为支撑,中国男排想要控制住场上局势,就必须在策略性发球方面做足文章。然而,中国男排本场比赛的发球冲击性实现有限,成功破坏掉一传的情况屈指可数,而直接得分的场景更是凤毛麟角,只是主攻崔建军在15次大力跳发球中拿分一次,反观中华台北男排则是先后发球得分5次,远远地将中国男排抛离在身后。

  稳定的一传到位率,加上二传娴熟的传球技巧,让中华台北男排整个战术体系的进攻层次被全面激活,三号位短平快的短球偷袭,四、二号位的两翼位置拉开进攻,以及接应和后排主攻在一、六号位的后攻撕扯,让中国男排的集体拦网盯防彻底陷入了顾此失彼的境地,本场比赛的首发副攻徐静涛和郭鹏基本上找不到应有的拦防节奏,无论是在拦网起跳时机的选取,还是在集体拦网手型的协防方面,均是难以形成有效的威慑效果,但是中华台北男排对于中国队调整强攻的拦防颇具心得,在拦网得分一项的技术统计中以7-5处于领先位置。这样,中华台北男排的快攻体系全面激活,加上拦网和发球两项技术统计占据优势,中国男排自然是无法再现小组赛的神勇表现,比赛进程也因此进行得非常激烈。

  核心挺身而出成功止颓 勇夺当场最佳完成救赎

  在第一局以19-25意外失利后,中国男排暂时的低迷局面急需尽快地摆脱出来,此时主攻崔建军六号位的后攻暴扣,以及大力跳发球幸运地滚网落在界内,让中国男排在第二局开局阶段分别以4-3和11-8抢占先机。而主攻崔建军第三局在四号位的斜线平拉开得分,以及随后的后攻直线暴扣成功,更是令中国男排扩大比分差距到4-1和13-6领先。正是由于主攻崔建军在关键比分时的挺身而出,特别是调整强攻困难球的成功处理,在为中国男排赢得比分的同时,也大大挫伤了中华台北男排的锐气。

  仅仅是在昨天迎战淘汰赛对手哈萨克斯坦男排,主攻崔建军还由于遭遇到阶段性的低迷情况,而一度被替补老将沈琼替换下场进行反省。但是经过短暂的一天之隔,主攻崔建军就能够及时地调整出竞技状态,凭借单场劲收25分勇夺最佳完成救赎,特别是在31次主动扣球机会中,先后23次成功突破中华台北男排的拦网盯防,扣球成功率高达74.2%位居榜首,这对于身高仅为1米90的选手来说实属不易,希望他能够在决赛迎战东道主伊朗男排的冠军争夺战中再接再厉,实现赛前主教练周建安重夺亚洲冠军的夙愿。

  (紫薇星)

  

相关专题:关注中国男排专题 

更多关于 男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