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长云
2010年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7月3日在内蒙古包头市落幕,代表中国参赛的包头一中女排最终以6胜1负的佳绩夺得亚军,创造了中国队在这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相比于骄人战绩,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包头一中女排自1980年成立以来,从球队走出的100多名队员大多考上了国内重点大学。经过30年的探索,包头一中女排的“体教结合”初显成效,同时也为专业队逐年萎缩、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的中国排球带来了希望。
打球不忘学习
绝不培养“文盲”球员
走进包头一中的排球训练馆,“学习最努力、训练最刻苦、品行最优秀”的大横幅非常醒目。主教练郝振生说,他对队员的要求是,你可以不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要是学习最努力的。
学校始终坚持既要抓训练、更要重视学习的培养方向。每当球队遇上大赛集训的时候,学校就会组织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队员们强化补课。一旦有队员成绩明显下滑,教练就会要求队员暂停训练先去补课。即使是球队的绝对主力,升入高三后也基本离队,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
队员们也都非常自觉,往往是训练一结束便开始学习。“郝老师常告诫我们,单腿的巨人走不远,必须靠排球、学习两条腿走路,这样的经历让我们终身受益。”去年刚考上清华大学的队员李亚琼对此深有感触。郝振生则说:“我是搞教育的,不能培养光会打球的‘文盲’,宗旨就是让人全面发展。”
这些艰辛和努力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包头一中女排3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分别取得第五名、第七名和此次的亚军。与此同时,在享受体育特长生加分的情况下,绝大部分队员高中毕业后能够升入重点院校,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最近两年,队中还有人通过托福考试拿到奖学金出国深造。包头一中女排的声望,也吸引了众多喜爱排球的孩子加入,形成了良好的梯队建设。包头一中的实践证明,排球、学习兼而取之是有可能实现的。
训练重在效率
将来道路自己选择
包头一中排球队的时间表是这样的:每天的训练时间在下午4点到6点多,一般是两小时到两个半小时,训练结束后,队员们接着去上晚自习。有人提出异议:时间如此之短,能够满足训练的需要吗?
在郝振生看来,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效率。“有时两小时比专业队三四个小时的量还大,一天练7小时谁也受不了。学生们学习辛苦,训练实际上是一种调剂。练的时候不用教练说,真正是‘我要练’。”
这种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有力地促进双方的发展。包头一中校长王学东说,将来的去向由孩子们自己选择,有选择去高校的,也有身体条件突出的队员选择走专业道路。据介绍,包头一中女排曾经为广州、四川和八一等专业队输送队员,最著名的是曾经入选国家集训队的王琳。
对于包头一中女排的未来,王学东充满信心:“包头一中目前正在申请全国中学生排球训练基地,希望将来可以面向全国招生,把包头一中女排打造成全国最顶级球队,并为中国女排输送一些优秀队员。”
看到包头一中的成功实践,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全强感慨地说,在中国排球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的大背景下,包头一中女排的发展方向很值得借鉴,这符合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而学校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体教有效结合
“包一中模式”树标杆
最近几年,中国女排成绩下滑,后备人才出现滑坡。有一种观点认为,排球项目相对足球、篮球而言开展难度更大,限制了这个项目的发展。对此,郝振生说,他曾到美国芝加哥参加交流比赛,看到光是芝加哥和附近一些地区的18岁年龄组队伍就有60多支,水平很高,而整个中国U18年龄组的比赛只有七八支参赛队伍。
内蒙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发达地区,但在包头一中的带动下,排球项目在内蒙古的学校开展得很好。据郝振生介绍,内蒙古中学生排球比赛有男、女队约40支队伍参加。
不过,他也承认,包头一中女排的成功不太容易复制。由于内蒙古没有三大球的专业队伍,所以包头一中女排得到了自治区、包头市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队伍每年出去比赛一次,各种花销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些费用主要由学校和政府来承担。在那些体育发达的省份和地区,普通中学的排球队很难享受这样的待遇。
一个体育项目要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必须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优势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包头一中女排为“体教结合”提供了一个样本,而整个内蒙古校园排球活动则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