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传大失水准女排难以快制高 完败暴露全方位差距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7月11日21:32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俄罗斯总统杯决赛中,中国女排以0-3负于俄罗斯队获得亚军。在本场比赛中,中国队在以28-30遗憾失掉第一局以后,一传发挥大失水准,没有打出快速多变的战术风格,在强攻和网上实力上与对手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快就输掉了后两局。

  一传到位率低 网上差距明显

  中国队和俄罗斯队在今天的比赛中都派出了最强的阵容出场,由于俄罗斯队不参加今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比赛,两队在今年世锦赛上又分在一个小组,因而双方都想在世锦赛前的最后一次交锋中取胜,以占据心理优势。

  首局比赛中国队发挥总体上相对正常,但比赛一开始年轻的主攻惠若琪的一传都接连不到位,打到8-5领先时对方的三号副攻手的发球连得三分,其中有一分是中国队员判断失误,另两分是惠若琪和张磊一传接飞,中国队的比分也被迅速反超。幸好此后中国队员敢打敢拼,尤其是接应张磊的跑动进攻连续命中,其中有一个球是明打明的定点强攻,由于她下手果断,也砸在对方场地内得分。

  打到20平以后李娟的一传又直接接飞,陈丽怡的两次强攻被拦死,关键时刻中国队的马蕴雯和张磊发挥不错,快攻接连得分,但主攻进攻偏软,错过了几次防反得分的机会,最终以两分之差输掉了第一局。如果第一局惠若琪的一传能发挥正常的水平,关键分时两位主攻小将打的再果断一些、魏秋月和薛明的发球不出现失误,在拿到局点的情况下赢下第一局,可能最终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在随后的两局比赛中,中国队员的情绪显然受到了影响,一传接连不到位,不仅仅是惠若琪和张磊出现了一传失误,就连自由人张娴和老将李娟也出现了一传失误,全队的一传到位率低,打不出擅长的战术进攻,只能与对手拼强攻,这就暴露了中国队强攻实力不足的弱点。替补上场的小将范琳琳虽然敢打敢拼得到几分,但调整强攻仍然难以突破对方的高拦网,惠若琪和李娟的进攻成功率也不高,俄罗斯队的高拦网频频得分。反过来中国队拦不到俄罗斯队的高球,俄罗斯队的三门大炮加莫娃、法蒂娃和科舍列娃重炮齐发,令中国队防不胜防,双方在网上实力差距明显,两局比赛中国队几乎毫无胜机。

  与瑞士精英赛时相比,俄罗斯队增加了加莫娃和梅尔库洛娃两名老队员,这两名老队员显示了很强的攻击能力,中国队今天基本上对她们的进攻毫无办法。瑞士精英赛时中国队的发球曾经拿到12分之多,但今天中国队的发球对对方的威胁不够,俄罗斯队的一传总体发挥正常,进攻组织也比较流畅,多点开花,令中国队防不胜防。

  总体来看中国队的最大症结还是一传不稳定,导致打不出快变的战术进攻,全队没有一名一传过硬的队员,而且在出现严重的一传问题以后也几乎无人可换。其次中国队的强攻不强的问题暴露无遗,中国队的防守表现已经相当出色,但防守起球以后却无人能够一锤定音,目前几名主攻手的强攻实力都明显不足,这将是制约中国队进一步提升的一个最大的瓶颈。此外副攻的移动拦网能力和二传、接应的拦网高度也是一个大问题,在比赛中多次被对方强攻轻易突破得分,拦网起不到对对方主攻手的威慑作用,因而对方的主攻手在比赛中越打越顺、失误很少。

  提高一传拦网水平成当务之急

  中国队目前强攻不强的问题主要是主攻手的高度、力量不足造成的,这与她们的身体素质有关,而她们在技术和比赛经验方面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目前来看短时间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发球方面中国队缺少了象过去王一梅、杨昊和王丽娜、张萍那样的大力跳发球的队员,几乎是清一色的跳飘发球,对方适应起来很容易,范琳琳在本场比赛中甚至不敢发大力跳发而改为上手飘球,目前来看这一问题也难以短时间内解决。

  目前中国队的现实目标还是应该提高全队的一传稳定性,俄罗斯队的发球威胁性不是很大,中国队尚且出现了如此之多的失误,如果以今天这种一传水平去打任何一支世界二流球队也是很难的。中国队一传水平相对较好的张娴和惠若琪的一传需要进一步巩固加强,今天惠若琪的一传大失水准或许不是她的正常水平,但应当及时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张磊、陈丽怡都需要提高自己的一传技术,这只能通过刻苦的训练和多打高水平的比赛来实现。

  中国队的拦网高度较过去有所提高,但在拦网判断、起跳时机和手型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队应当向日本队学习,在拦网的起跳时机和移动速度上多下功夫,通过多看录像找出封拦俄罗斯队强攻手的办法。即使在世锦赛上拦不住加莫娃,但如果能拦住法蒂娃或科舍列娃,中国队仍有机会战胜对手。

  (冰雪季节)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相关专题:中国女排征战2010赛季专题 

更多关于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