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拐点成就中国女乒今头号大敌 她在哪儿都要当一姐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6月02日11:01  体坛周报

  无疑,冯天薇已经成为中国队无心养成的“头狼”。2005年被国家队“淘汰”、2008年代表新加坡队夺得奥运团体银牌、2010年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从“国乒弃婴”走到世界冠军,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印记”:除了儿时打下的良好功底,中国教练是她的伯乐,乒超联赛是她的成长土壤。

  夺得莫斯科世乒赛团体冠军后,冯天薇说这是她24年来最高兴和值得庆祝的一天。确实如此,对于一个16岁丧父、19岁患上心肌炎被迫离开国家队的她来说,能再重回乒乓球最高竞技舞台已是奇迹,谁能想到她还会再站在世界巅峰?

  留洋,带着低谷和没落

  冯天薇来自哈尔滨,5岁开始练球,成长道路非常坎坷。在她14岁时,父亲得了肌肉硬化症,为了不影响女儿练球,母亲把父亲病重的消息一直瞒着女儿。当冯天薇知道时,父亲已病危,她在父亲临终前半小时回到家,勉强见到父亲最后一面。20天后,她顶着丧父之痛,踏上全国青少年锦标赛赛场,夺得冠军。“比赛前都没怎么练球,能打成那样真是神奇。很多人都说是我爸冥冥之中给了我力量。”冯天薇说道,凭借这个冠军,冯天薇16岁就进入了国家二队。

  进入二队后,冯天薇的成绩一直不错,正当她自信满满地向一队发起冲击的时候,人生的第二次坎坷接踵而来。第一次升降级比赛,前10名进一队,冯天薇列第11,与一队擦肩而过。“输球之后那口气儿一下就没了,每天都特迷茫。”不久后,冯天薇被诊断出心肌炎。三年过去了,冯天薇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2005年的一天,教练找到冯天薇,问她想不想到日本俱乐部打球。冯天薇很明白这对于一个职业运动员意味着什么,对于在国家队很难打出成绩的队员,去国外俱乐部赚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当时的冯天薇已经心灰意冷,毫不犹豫地做出“去”的决定。放在当年的北京,这个决定直接意味着冯天薇基本告别了世界乒坛的最高舞台。

  中国伯乐和联赛“养狼”

  转机发生在2007年,这一年,冯天薇开始向幸福的方向冲刺。年初她在陕西参加训练时,意外遇到时任新加坡女队主教练的刘国栋。当时冯天薇已比原先胖了七八公斤,以致刘国栋开始都没认出她来。

  “你怎么胖成这个样子呀?”这是刘国栋和她说的第一句话。“想来新加坡打球吗?”刘国栋接着问。“去新加坡打球可以参加世界比赛,那是对我最大的诱惑,我就说,想。”一切看似那么轻松和自然,冯天薇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拐点。

  2007年5月,在世界乒坛上不为人知,在世界排名一片空白的冯天薇,开始披上新加坡的战袍出征、受训、打比赛。

  这时的冯天薇,还没有得到中国乒坛的高度重视,却引起了一位乒坛名宿的注意,他就是鲁能乒乓球俱乐部总教练尹肖。2008年初,在尹肖的建议下,鲁能签下冯天薇。2008年奥运会,半决赛对韩国队至关重要,正是冯天薇独取两分,战胜唐娜和朴美英,最终夺得一枚宝贵的奥运银牌!

  这时的冯天薇,才引起中国乒乓人士的高度关注。一度传出中国乒协一直在追查放走冯天薇的责任,但由于冯天薇不是由中国队直接投奔新加坡,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正是这一年,冯天薇代表鲁能夺得了冠军。她的胜率不高,只是因为身为鲁能2号单打,她碰的对手都是1号,很难赢球。不过在争夺冠军的关键比赛中,她再次拿下她在北京奥运手下败将唐娜,为俱乐部夺得联赛冠军立下汗马功劳。

  在哪儿都要当一姐

  冯天薇身上有东北人的性格,爱喝酒、不任性、不耍小脾气。不过她不爱说话,总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据带过她的教练介绍,冯天薇很听话,训练也特别认真。

  2008年在乒超“试水”一年后,尝到夺冠甜头的冯天薇很想继续留在鲁能,鲁能也表示要留住冯天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鲁能却在转会截止的最后时刻拒绝了冯天薇,后者无奈之下找到刘伟,去了北大方正,才有球可打。这一年冯天薇在乒超经受住了考验,曾经赢过张怡宁、郭焱、李晓霞等国内一线队员,也成为北大方正的1号。

  对冯天薇来说,除了薪水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能不能打1号,最终她选择了更适合她的山西大同。夺得世乒赛冠军后,冯天薇已自认是新加坡队的领军人物,可见1号是她最大的追求。

  然而她对中国乒乓的威胁才刚刚开始,2012年,冯天薇还要圆她的单打奖牌梦。当然,如果没有冯天薇,中国乒乓的“养狼论”也只是空谈。

  特约记者闫珍珍报道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世乒赛团体赛专题 

更多关于 冯天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