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回忆萨翁:我们的萨马兰奇(3)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13:39  新浪体育

  今年一月访欧,在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餐厅意外遇到萨马兰奇先生。我们代表团的成员非常惊喜,前去打招呼,希望能与萨翁合影。他的秘书挡住我们,连声说:“after, after”,意思是等萨翁用餐结束后再合影。我们以为这不过推诿的话,不免有些沮丧,所以用餐结束后,见萨翁仍在用餐,就未再与他打招呼即准备离开。临出门时,我正在等候上洗手间的同事,萨翁的秘书追上来,说,萨翁要与你们合影,你们准备一下,两分钟。我欣喜若狂,连忙招呼正在观赏雪景的另外三位同事,让他们先与萨翁合影,然后又跑回来催促上洗手间的两位同事。正在我跑前跑后时,萨翁已经走出餐厅,我赶紧上前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We are from China”。萨翁说:“You are my friends”,然后未着大衣,穿正装,直接走到门外雪地里,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站定,与我们一一单独合影,然后又与我们全体合影。合影结束后,我们的车先离开,萨翁还将手伸出车窗与我们告别。当时萨翁的气色多好啊,没想到仅仅过去三个月,便仙逝了。这是我与萨翁唯一的一次接触,现在回想,一切情景如在昨日:那漫山的白雪,那澄静得有些神秘的日内瓦湖,那普照的阳光,……。但在这杨柳依依的时节,那位满头银发的、永远微笑着的老人,却永远地离去了。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  冯仕政

  2010年4月21日,晚上9点左右正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听到音乐台播放萨马兰奇仙逝的消息,感到很愕然。3个多月前,我随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代表团赴洛桑考察和研究,期间与萨马兰奇先生巧遇并合影。正当,我想把这一消息向全团发送时,已经收到了冯仕政教授发来的短信,一会儿钟新教授也发来了短信。很高兴的是,钟新教授还在我们团长的建议之下,将我们与萨翁的巧遇、合影经过已经成文,并在人民网发表,再次让我感受到钟新教授学者的智慧、记者的敏锐以及女性的美丽!

  2010年4月22日下午,收到杨燕萍团长的短信,中心正准备撰写一篇纪念萨翁的文章,需要每人写一小段。或许习惯了写作长文,已经不习惯短小精悍的小文章写作。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写一些什么。2008年,我有幸参加冯惠玲校长主持的奥运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为一个奥运研究的“新兵”,这也奠定了与萨翁相遇和合影的机缘。

  在洛桑的考察与访问期间,我们参观了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总部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我认为那是听到了最生动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发展过程以及运作规则的介绍。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重点提到了萨马兰奇先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她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萨翁如何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改革,带领奥林匹克组织走出低谷,推广、普及和弘扬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今天,萨马兰奇走了,但是他给奥林匹克留下的遗产和精神仍然存在。在这样的时刻,我以为重新思考萨马兰奇对于奥林匹克的贡献,探讨他给奥林匹克带来了什么,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根据我对讲解员对萨马兰奇先生贡献的介绍,以及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萨马兰奇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在三个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这三个方面在今天依然是奥林匹克运动吸引人和引起全世界参与的重要因素。

  萨马兰奇先生让奥林匹克运动回到“运动”本身,把“体育”当“体育”。奥林匹克运动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是一场体育盛会,这也是雅典创设该运动的初衷。把“体育”当“体育”看,这意味着奥林匹克需要与政治、种族、宗教、文化、传统、性别等因素保持适当距离,寻找自身的逻辑和运行价值。正是萨马兰奇先生,使得奥林匹克运动成为全世界的一场公平、公开和公正的体育盛会。当然,体育运动和盛会本身可以传递其他价值,例如和平的价值,信任的价值,尊重的价值,平等的价值,但是这些价值都仅仅是体育的“副产品”。可以说,正在萨马兰奇先生为奥林匹克运动“正名”,才会“言顺”和“行规”。

  萨马兰奇先生让奥林匹克运动与“市场”相结合,让市场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精神弘扬提供经济基础和财政基础。我以为这是萨翁最大的贡献,一个独立的财政和经济基础,是贯彻和落实自身理念和价值的基础。在萨马兰奇先生执掌国际奥委会之前,,奥林匹克运动需要各国政府的支持,尤其是主办国政府的支持,这必然会使得运动本身受到政治的影响。萨马兰奇先生的改革,通过体育与市场的结合,通过“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使得市场过程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运转奠定了全新的机制。让奥林匹克走进市场,让市场接纳奥林匹克。一旦有了自身的经济基础和财政基础,奥林匹克运动才可以将“体育”当“体育”看。

  萨马兰奇先生让奥林匹克运动更“开放”。“开放”使得竞争更加充分,使得体育自身的魅力得以体现。在萨马兰奇先生执掌国际奥委会之前,奥林匹克运动主要是面向非职业运动员的运动,职业运动员不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萨马兰奇先生进行了改革,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不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非职业运动员,这使得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使得体育竞争之美得以充分展示,更使得人类自身的极限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展现,同时也使得体育比赛和体育运动本身更加精彩。其实,这种“开放性”理念也体现了萨马兰奇对于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关切,奥运会不仅应该向发达国家开放,更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向世界开放,真正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开放性”和“世界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于萨马兰奇先生有特殊的感情。

  伟人之所以伟大,主要在于他们的思想开创了一个时代。我以为萨马兰奇先生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开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时代,对他的思想进行发掘和总结,这也是对他最好的尊重和纪念!

  真的希望,萨马兰奇先生在天国也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天国奥林匹克运动新纪元!

  谨以此文纪念萨马兰奇先生,怀念考察团在洛桑与萨马兰奇先生的相遇!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文钊

  冥冥中,一切都像约好的:当中国人民在为玉树地震同胞默哀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与中国人民有三十年交情的萨马兰奇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万民悲恸,举国哀伤,为玉树祈福,为萨翁默哀。

  忆往昔,萨翁的音容笑貌恍若昨日:幸运的我有机会两次与先生面对面。第一次是2007年6月25日,萨马兰奇先生前来人大参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暨北京奥运国际论坛”,并出席我校名誉教授的受聘仪式。作为工作人员,有幸近第一时间见到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当他走近大家挥手致意时,一股暖流溢满我全身,因为他亲切的笑容就像家人一样温暖。我的眼睛一刻也舍不得离开他的身影,因为在我心中,他是那样的伟大而享誉四方,慈祥而充满智慧,平实而倍受尊敬。第二次是2010年1月15日我随人文奥运中心赴欧考察团在瑞士洛桑奥运博物馆餐厅与萨翁偶遇。 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这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和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次偶遇,让我对这话深有体会,知道这绝不是一句面对媒体的简单说辞。那是一个阴霾过后阳光明媚的中午,萨翁答应我们的请求与我们合影留念。餐前见到萨翁的时候只是想就地在餐厅跟他合影,没想到他主动移步楼外选好一片视野开阔、光线充足的空地与我们一一握手合影。大家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连声道谢。他的回答是:“You are my friends!”看着照片上大家灿烂的笑容,似乎还能感觉到萨翁热情握手的温度,他的那句“你们是我的朋友!”依然萦绕耳际,久久不能散去。那一刻永远定格在我心中,化作永恒!

  我坚信,虽然伟人溘然逝去,而他并没有走远,他的辞世或许是因为他累了,想休息一下,因为他从未想过要和他的事业和朋友分开。这位白发苍苍却风度翩翩的西班牙老人,留给我们最多的是他诚恳与亲和的微笑,以及他面对世界,面对中国保持的坚强的意志,高尚的人格,深邃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领导力。

  有的人去了却依旧活着,因为他在人们心中种植了太多的希望,烙下过太多的痕迹,他将永远的活在人们心中。萨翁的辞世,除了感伤,我们更应该为天堂里的人们感到高兴,因为从此,他们的身边又多了一位慈祥的老人!天堂永远与他同在!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璐

  昨晚突然收到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一位志愿者给我发来的信息:“萨翁逝世了……”。“啊……”这是我的回复。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不知该如何表述内心的思绪,不能用简单的语言阐发不尽的哀伤……

  记得2007年4月12日,我陪同冯惠玲副校长前往北京奥组委汇报“200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暨北京奥运国际论坛”的筹备情况。在那天,我们得知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将于论坛期间前来北京参加奥林匹克文化节。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领导建议我们可以尝试着邀请萨马兰奇先生出席我们主办的奥运国际论坛。于是,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展了邀请萨翁的工作:找寻联系萨翁的渠道,撰写邀请函,商量赠送何种礼物,筹备名誉教授授予仪式……

  2007年6月25日,是我7年多时间参与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工作最值得留恋的日子,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日子。那一天,萨马兰奇先生如约来到了“200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暨北京奥运国际论坛”的现场。忘不了萨翁亲切和蔼的微笑,忘不了萨翁寓意隽永的论坛演讲,更忘不了萨翁的莅临所带来的欢欣与激动。萨翁在演讲中说:“一个国家的富裕,最大的财富是教育”,一位奥林匹克运动管理者对教育的深刻认识让我们倍感钦佩。何老在演讲中提及的萨翁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更让现场一次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萨翁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广奥林匹克教育所做的一切早已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心田。愿逝者安息,愿奥运精神长青!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曾繁文

  还记得,当我们得知萨翁会出席论坛时,那份不可思议的神情。之后的筹备工作一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憧憬着迎接这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的画面。

  还记得,会议开始时,会场的通道挤满了人群,拥有壮硕身躯的保安在奋力维持着现场。恰巧留给我一个很大的缝隙,不经意间回头看见了正庄重走过的萨翁,耳边传来了会场里低沉而雄浑的音乐,萨翁的侧面是那样清晰而熟悉,轮廓分明,他走的那样平稳而庄重,霎那间,肃穆和敬仰油然而生。

  只有这不到一米的距离,是我和萨翁之间最近的距离。这个镜头一次次出现在我的记忆里,带给我无限的震撼。

  萨翁之于我,就如同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着奥运会的永恒的符号。从我记事起那一次次申办奥运的画面里都有这位慈祥的老人,而其最终的定夺引领着我来到了北京。

  萨翁,感谢您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奥运经验与财富。一路走好!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志愿者  胥琳佳

  时光如水。昨日上午在一片漆黑惨白的网络上瞄到萨翁入院的小则消息,晚上便看到了他离世的报道。心中一颤。Samaranch,一个真真切切熟悉流畅的名字拼写,连同那串黑色笔迹的“One World, One Dream”和人大红印衬的书写底板,我不知道是否仍保存在人文奥运中心511会议室,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

  思潮如水。整个2007年奥运国际论坛最闪耀的亮点便是萨马兰奇的到来,所有的组织者和工作人员为此前前后后的忙碌着。我记得论坛开幕的中午,曾老师非常郑重地向我交代任务:到校园西门等候萨马兰奇和何振梁等一行到来,引导他们的车顺利开到逸夫进入会场并提前告知会场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句话,不容许任何闪失。我坐上西门的引导车,与对方的工作人员反复打电话确认到达时间,其中经历了出发迟、堵车、绕路等种种小状况,车外夏日炎炎,车内焦急如焚,那段既短暂又漫长的等待让我深刻感受到,如果说顾拜旦是奥林匹克之父的话,那么即将到来的这位可以说是当代奥运之父。终于,他的车牌号映入后视镜,引导车开动,我马上通知会场,到达逸夫后,我站在欢迎人群里,等待萨翁下车,终于近距离的看到他了,那么和蔼、亲切、温暖,真的就是一个慈祥的老父亲,在为当代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奔走了风风雨雨几十年后,仍然保有那么从容、率真和诚挚的笑容,令人感动,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萨翁,一路走好!

  ——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志愿者 杜旸

  附:唁 电

  国际奥委会:

  惊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校名誉教授萨马兰奇先生去世,举世同殇。我谨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员工,并以我个人的名义致以深切哀悼,向萨马兰奇先生家属和亲友致以深切慰问!

  萨马兰奇先生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进奥林匹克教育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将奥林匹克运动带入了新的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与萨马兰奇先生渊源匪浅,情谊深厚。萨马兰奇先生多次到访我校,曾高度评价我校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突出地位,曾高度赞扬我校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研究部门以及培训学院的奥运培训项目所取得的成果。2007年6月25日,萨马兰奇先生前来我校参加“200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暨北京奥运国际论坛”,并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萨马兰奇先生在论坛上做的精彩演讲让所有与会者都深受鼓舞,大大增添了我们办好北京奥运会的热情和力量。“一个国家的富裕,最大的财富是教育”,萨马兰奇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就在前不久的温哥华冬奥会期间,萨马兰奇先生还亲切接见我校培训学院负责人,再次肯定了我校在奥运培训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给我们以极大鼓舞。

  萨马兰奇先生的离去,让世界体育界失去了20世纪奥林匹克运动最伟大的代表人物,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巨大损失!我们唯有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承继这位体坛伟人留下的宝贵财富,继续将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以更为优异的成绩告慰萨马兰奇先生。

  萨马兰奇先生千古!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纪宝成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萨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