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周刊:袁何二人之争缘何 国家利益与个人自由(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18日11:38  新民周刊

  袁伟民的新书第87页中说:“国际奥委会投票产生新主席的前一天,从莫斯科惊爆险情:国际奥委会一位重量级人物碰见国际奥委会中国的女委员说:‘你们那个人(指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态度暧昧,告诉你们的部长。’请注意,这时候北京已经申办成功,已不存在需要稳住金云龙的问题。申办投票是国家行为,连老外都知道要告诉体育部长。”

  袁伟民说:“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心想人家(罗格)说话算数,支持北京申奥成功了,现在我们却过河拆桥,不支持人家,不是丢脸吗?更何况,金云龙能和罗格比吗?金云龙是韩国籍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后来因为贿选问题被国际奥委会点名,并遭到韩国检察机关的起诉。据说他在(2001年)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曾经许诺:只要给投他的票,他将给予酬劳。这种人怎么能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是众望所归的主席第一候选人,我让于再清立即召集三个中国籍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开会,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罗格竞选成功!

  可是,结果令人失望,这位资深委员(何振梁)依然我行我素。何振梁支持金云龙,后来“据多方反馈信息,也证实他这么做了”。袁书中说:这已经是一个被多人知晓的事:这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一直在为金云龙积极拉票。一位在国际奥委会相当有影响的委员、某国家的亲王对中国奥委会官员说:“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全会上,×××(指这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曾动员我投票支持金云龙,我说,我不能这么做,我与你们体育部长有承诺。”连老外都信守与中国体育部长的承诺,何振梁却反其道而行之。甚至作出这样的回答:投票是秘密进行的,你袁伟民怎么知道我投给谁?何振梁在国家利益和个人自由之间的选择太不可思议了!

  袁伟民在书中没有直接说何振梁把票投给了金云龙,但客观反馈的信息一清二楚:北京已经申办成功了,何对罗格态度还暧昧,仍对金云龙尽心尽力,为金拉票,难道还需要怀疑何的这一票的走向吗?在最近的媒体见面会上,何振梁也只是空喊:其实我由始至终支持的都是罗格。所列举的事实也只是他所写的2001年2月8日日记,他在与萨马兰奇私下谈话中的表态:“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利益出发,我支持罗格。不过考虑到北京申办奥运会我不会当面对金云龙说‘我不支持你’。这种表态怎能证明他最终的票投给了罗格?而且投票是在7月16日,袁书中所写内容,都是发生在3月联署提名之后,到投票前后。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第88页,有一段文字又可以从韩国人的角度反证现在的何振梁可能在妄说:

  这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没有投罗格的票而投了金云龙,似乎已不是秘密,韩国媒体做了公开报道,金云龙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失败,“震动”韩国,2001年7月24日,金云龙从欧洲回到首尔,为了“平息舆论”,他发表了一个声明,一方面表示支持罗格,另一方面“说明真相”,矛头实际指向萨马兰奇。韩国某电视台采访金云龙,金云龙认为中国方面“只有何振梁投了我的票”。韩国内部对金云龙在各大洲得票的情况一清二楚,认为金云龙在亚洲得了7-8票,其中有中国的1票。

  其实,何振梁先生现在才想起言之凿凿地咬定自己投票给了罗格而没有投给金云龙,实在有点儿晚了,在当年金云龙和韩国媒体高调宣布何最终投票支持金云龙而不是罗格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何并未见任何回应,现在,当袁伟民在书中摆开战场,把这场投给罗格或投给金云龙的投票上升为维护国家利益与伤害国家利益之别时,何振梁当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他现在在此处松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但除了空口一说,何振梁似乎也不能为自己的“连署推荐了金云龙而把票投给了罗格”拿出更多的证据。

  国际主义价值观和国家利益角逐

  还曾看到在袁何之争刚曝光时何振梁对媒体说:历史是由事实来写成的,不是靠某些人编造出来的。他(指袁)说的这个事,我不想说太多的东西,因为我很忙,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处理,没有时间去理会这些无聊的东西,他爱炒就炒吧。我想说的话只有一句:好人不知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好人有多好!当然,我也不排除必要的时候会站出来说明一切的。

  后来,何振梁对袁伟民新书的反应是很大的,反击动作也是很大的,除了以自己任会长的北京奥林匹克文化促进会名义到处发函要求停止发行袁书,指责“泄漏国家机密”、“损害国家荣誉”外,据说还给中央相关部门——写信“状告”。说实话,何振梁对袁伟民的反击是相当无力的。他的回应大多是自说自话,自我表功,孤证难圆。

  如果只以“国家利益”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袁伟民新书中曝光的何振梁当年所做的一切,其实看似也有不公,毕竟奥林匹克是一项“国际性”运动,这或者也反映了袁伟民、李志坚等一直在国内从事体育的官员与何振梁这样长期置身国际奥委会这样的更具开阔性的环境的人们之间对奥林匹克的理解不同——当然这不包括何振梁真的是为那一份报酬而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选票投给金云龙。

  但由袁伟民新书、李志坚文章甚至何振梁表态中所表现出的,又让我们确认,即使有国际化或者国际主义的价值观作为掩护,奥林匹克运动说到底还是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的角逐场。

  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的第152页里还披露了何振梁不积极支持中国另一位体育官员于再清接替他成为国际奥委会新执委一事:

  要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任务,就迫切需要一位在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都有现职的、在位的领导干部,能够进入国际奥委会执委,争取话语权直接对话,这样必将有利于加快北京奥运会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志坚找到了这位资深委员(何振梁),希望他能支持于再清参与竞选,当时这位资深委员就表示:“如果推荐其他人,我反对,不同意,但是推荐于再清我没有意见,我全力支持他竞选执委。”他还答应写一封英文和法文的推荐信,由他出面向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推荐于再清(第154页)。

  谈话一结束,李志坚就立刻赶到北京市委,也代表袁伟民,向时任北京奥组委主席、市委书记刘淇报告了这一情况。

  但是,令袁伟民和李志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传来的消息却说明:这位资深委员并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做。

  首先,在推荐信的问题上,他表现得不情愿,他没有写法文推荐信,而只是在外联司拟就的英文推荐信上盖上他的章(第155页)。

  为此党组书记李志坚两次找何谈话,第二次谈话何竟然大发雷霆,矢口否认阻挠于再清当选之事。其实是他自己“另有想法”,不久之后就明白了——有委员反映,他在境外谈到执委竞选问题时说:他之所以不竞选,原因是中国政府的要求,体育部长的嫉妒。于是,德国媒体指责中国:“让一个政府告诉我们谁应该进执委会,这是不能允许的!”这些奇特的声音不仅严重地干扰了于再清的竞选,更不能容忍的是,给中国造成了不良影响,认为中国在干扰国际奥林匹克事务,中国体育部门在弄虚作假,严重损害了中国和中国奥委会的形象。结果,2003年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于再清以并不悬殊的票数竞选执委失利,这不能不和“某种声音”有关。又一年过去了,2004年9月,在雅典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于再清再次参加竞选,终于成功,4年后又顺利晋升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在上述叙述里,除了被确证何振梁在另一件事关中国体育的“国家利益”的大事上未能尽心尽力外,再一次反映出他在“国际”与“国家”这两者之间的犹疑,在国家与个人这两个位置上的错位。

  何振梁在最近一次与媒体见面会上说:“于再清首次竞选失败,可以说完全是他们作为领导决策上的一个错误,拿这件事来说事,是希望推脱自己的责任。”并且说袁伟民给罗格写信推荐于再清“是犯了国际体育外交的大忌”,“那会被委员们理解为政府对国际奥委会的干涉。”还说当时罗格就对袁伟民表示“出于对中国有利的考虑,建议由我(何振梁)竞选副主席。且不说袁伟民的信、罗格的建议是否存在(袁书中未见),仅何振梁这些话就暴露了概念上、逻辑上的混乱。新老交替是国家的要求,中国奥委会的需要,让50多岁的于再清去接替70多岁的何振梁,即使第一次选不上,也不存在决策上的错误。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委员是没有资格“一票否定”国家决定推荐谁去竞选的。何况袁的书中也说了,萨马兰奇第一次竞选执委也没成功,罗格也说了,于再清即使2003年选不上,2004年还可选。至于说袁写信推荐于会被委员们误认为政府干涉,那么如何所说,罗格建议袁推荐何去竞选副主席,岂不是罗格在干涉中国政府吗?

  国家力量与自由选择

  袁伟民新书中所曝于再清参选和当选之事,一方面充分证明了何振梁在“国际”和“国家”问题上摆不正位置,另一方面更是赤裸裸地揭示,所谓的国际奥委会执委或者副主席的选择,完全也是一场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的较量——现在何振梁可以站出来向境外媒体谈到中国政府的干预(中国的体育部长嫉妒他),那么试问他从1980年代起就以中国人身份担任国际奥委会高官,是不是就完全凭着自己的个人奋斗,或者因为他是中国体育界少有的同时会说几门外语的官员,而与中国的国家力量在国际奥委会的影响力无关呢?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对袁伟民和何振梁一个70岁一个80岁两个老体育人之争的最后结果并不感冒,令人感冒的是,埋藏在这场争执背后,打着“国际”招牌的奥林匹克运动,说到底还是“国家”的力量和利益的角逐。

  其实,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作为一个个人,何振梁于2001年国际奥委会竞选新主席和2004年竞选新执委中将手里的选票投任任何一个人都是他个人的权利,若从所谓“国际”视角评价,袁伟民对何振梁的指责看似无理,但袁伟民的新书好就好在它撕下了国际奥林匹克的那张所谓“国际”的面具,而将其还原为一个根本就是国家力量交换利益的大平台。

  袁伟民新书中的何振梁可以给中国那些强烈迷信“国际”甚至高于“国家”的人人们狠狠的一个耳光,虽然,一个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把自己手中的选票投给某一个人看似是他的自由,但当你凭借着国家的力量而不是自己的力量成为这样一位拥有投票权的大人物的时候,其实这时你已经没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袁伟民自2004年退休后就近似销声匿迹,5年后甩出这样一本雷人的新书,让人复见当年带领中国女排夺取三连冠的勇猛——为什么中国三大球,越来越走向世界反倒越来越不行了?为什么那么多运动员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知名的明星之后,他们为国家队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小了?为什么兴奋剂事件、假球事件屡禁不止?……因为越来越缺少袁伟民这样一种强烈的国家利益观念。

  这其实是中国体育面对的最大困境之一。这恐怕也是,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其他行业也都遇到,或都会遇到的问题。

  在袁书的第164页,有一小段关于何振梁将处于“审计风暴”中而从未下过任何结论的所谓中国奥委会的丑闻掀到国际的舞台上的内容,这是一个以“国际”压“国内”不顾国家声誉的典型事例:

  2004年6月,雅典奥运前夕,因为审计定性有误,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声誉受到重创,一方面要启动内部申诉,一方面又要备战奥运,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这时,袁伟民收到了一份实名报告,说的是“中国刮起审计风暴时,国际奥委会有关方面告知,中国的这位资深委员向国际奥委会索要近年来分配给中国奥委会资金方面的材料”。国际奥委会负责团结基金的人在卡塔尔说,何振梁跟人家说:“你们知道吗?中国奥委会出丑闻了(指当时国家审计署认为,中国奥委会不该动用资金造职工住宅)!”他要国际奥委会团结基金会的负责人告诉他一共给过中国奥委会多少钱,他要清单、收据。这位负责人没有给他,因为他认为×××(何振梁)不能代表中国奥委会。这时的何振梁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他很希望获得更有力的证据让中国奥委会出丑。国家利益和个人自由已完全本末倒置。

  其实,因这本叫作《袁伟民与体坛风云》呈现在国人面前的正是可以用袁伟民和何振梁作代表的两种中国人的生动面孔,字里行间袁伟民骨子里的价值观简单直接而且强烈真实:国家至上;而名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实际上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中国体育官员身份的何振梁似乎已然被所谓国际化改造得面目全非,说实话令人担心这个盛名所累的老人的“晚节”无法自保。

  但在内心,何振梁也深知自己的这个“国际”身份究竟无法超越自己的那个“国家”的本质,这才正是令他越来越纠结不堪的地方。

  其实,简单的一句话:想当“国际主义”的婊子咱就不要再立“国家利益”的牌坊。

  一个曾把中国女排带到世界冠军领奖台的血性汉子(没有血汗有世界冠军吗?),一个40多年来一直和中国体育中的“国字号”相伴的男人,遇到2001年北京申奥这样的大事情,又遇到自己人在几件大事上的“放水”“反水”,袁伟民为了2008年北京奥委会的面子,已8年隐忍不吱一声——难道要让袁伟民把这些莫须有的“秘密”真的永远埋在心里吗?

  既然何振梁有在2001年北京申奥期间有“放水”或者“反水”的自由,他有作为一名被国际奥委会派驻到中国(这是多么可笑的挟洋自重说法)的执行委员的投票给谁的自由,为什么就没有退休在家无官一身轻的袁伟民8年后说出事实真相一吐为快的自由呢?

  袁何之争缘何:国家利益与个人自由——一个开放的中国,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袁何之争意义深远。(作者为新浪网和凤凰网的职业时事评论人、专栏作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袁伟民 何振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